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每题1分,共2分)
1. 暴秦之欲无厌
2. 及仇雠已灭
二.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每题1分,共3分)
1. 思厥先祖父
2. 可谓智力孤危
3.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并释义。(每题2分,共20分)
1. 负而前驱
2.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3. 而告以成功
4. 忧劳可以兴国
5.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6.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7.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8.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9.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0.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四.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弊在赂秦(luò) 思厥先祖父(jué) 抱薪救火(xīn)
B.伶官(líng) 盛以锦囊(chéng) 誓天断发(fā)
C.燕赵之君(Yān) 洎牧以谗诛(jì) 率赂秦耶(shuài)
D.为国者(wèi) 革灭殆尽(dài) 日削月割(xuē)
2.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下列对“以”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以攻取之外 ②以有尺寸之地 ③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4.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②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失其所与,不知
④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⑤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5.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才能不及中人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祸患常积于忽微 B.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 ②岂独伶人哉
C.①入于太庙 / ②而皆自于人欤 D.①自然之理也 / ②莫能与之争
9.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
C.及凯旋而纳之(于庙)
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
10.下列句子的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②赵尝五战于秦 ③洎牧以谗诛 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⑤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⑧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⑨请其矢,盛以锦囊
A.①/②③⑧/④⑤⑨/⑥⑦
B.①/②⑤⑧⑨/③⑥⑦/④
C.①/②③⑧/④⑤/⑥⑦/⑨
D.①⑦/②⑧/③⑥/④⑤⑨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翻译。(每题5分,共25分)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请其矢,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龚遂为渤海太守
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①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②遐远,不沾圣化③,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④中耳。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⑤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⑥,盗贼亦皆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遂见齐⑦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选自《汉书·龚遂传》)
[注释]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②海濒:海边。③圣化:皇帝的教化。④潢池:即池塘。此比喻濒海的渤海郡。⑤钩:镰刀。⑥翕(xī)然:一下子平静下来。⑦齐:渤海郡古为齐地。
1.解释词义。(每空1分,共10分)
①禽 ②举 ③副
④恤 ⑤说 ⑥罢
⑦得 ⑧假 ⑨躬 ⑩课
2.翻译(每题3分,共9分)
①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
②臣胜之耶?将安之也?
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
3.理解:“好末技"中的“末技”是指 ( )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