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
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实验和对生活经历的回顾,认识风的形成原因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从而全面理解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理解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难点:水的反常膨胀。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如图所示,居室内的暖气片为什么安装在低处,而空调安装在较高的地方?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eq \a\vs4\al(知识板块一 密度与温度)
自主阅读教材P120~12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小,所以热空气上升(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所示是冬天河水温度分布图,由图可知尽管水面已经结冰,但水底的温度却保持在4 ℃,这是因为4 ℃的水的密度最大,水的这种特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有利(选填“有利”或“有害”)。
eq \a\vs4\al(知识板块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
自主阅读教材P12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从密度表可以看出: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只要测出了戒指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4. 小明想了解2002版5角硬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便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5角硬币 |
体积/cm3 |
质量/g |
20个 |
9.6 |
75.4 |
(1)请将天平的读数填入表格中。
(2)由实验数据可求得硬币的密度为7.85g/cm3,等于7.85×103kg/m3。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初步判定5角硬币主要由铁制成。
5.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出响声,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试判断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为图中A(选填“A”或“B”)所示,简述你的判断理由: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报警器应安装在燃气灶的上方。
对学: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方案 按照教材P120“想想做做”中图6.41做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发现风车能转动起来。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吗?
答:空气因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上面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了风。风推动纸风车转动。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