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与技能
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会使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难点:实验分析论证,总结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的方法。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如图1甲、乙,展示了《乌鸦喝水》寓言中的场景。如图2甲、乙所示,是实验室内经常可以见到的场景。
由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eq \a\vs4\al(知识板块一 量筒的使用)
自主阅读教材P11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乙同学读数是正确的,量筒中液体体积为59mL。
2.下列关于量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量筒只能测液体的体积,不能测固体的体积
B.量筒能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C.量筒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也可以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D.以上说法均不对
eq \a\vs4\al(知识板块二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自主阅读教材P11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的密度时,如图甲所示的是用天平称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的是用量筒测金属块体积,放金属块前、后液面的位置。请从图中读出数据,将这些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金属块的 质量m/g |
金属块放入前 水的体积V1/cm3 |
金属块和水总 体积V2/cm3 |
金属块的体积 V=V2-V1/cm3 |
金属块密度 ρ/(g/cm3) |
133.5 |
20 |
35 |
15 |
8.9 |
4.妈妈买回来一箱牛奶。小雯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1=20 g;
B.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如图甲所示;
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进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如图乙所示。
(1)牛奶样品的质量m=48g。
(2)牛奶样品的体积V=30cm3。
(3)牛奶的密度ρ=1.6g/cm3。
(4)小雯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大(选填“大”或“小”)。
对学:分享独学1~4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方案 请尝试设计“测量盐水的密度”的实验步骤,并实际操作测出盐水的密度。
答:(1)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4)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m=m1-m2;
(5)求出盐水的密度ρ=eq \f(m1-m2,V)。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