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无缝衔接教案
物质的结构
[目的要求]
1、复习原子的构成,熟练地画原子结构示意图。
2、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3、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4、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1、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教学难点]
1、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2、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任务分析]
初中已学过1-18号元素的排布,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没有涉及,而这部分知识又对高中化学学习显得十分重要。这里提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过程]
[提问]原子有哪几部分构成?
[板书]1、原子的结构
[提问]中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核电核数,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核数
[练习]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答:①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②在氧原子中,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了原子核,8个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的空间作高速运动。③由于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带8个单位的正电核,而核外的8个电子却带有8个单位的负电核,两者带有的电荷相反,电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性。
[板书]2、核外电子的排布
[练习]写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N O Na Al S Ca
[提问]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怎样的规律?
① 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
② 排布规律:a.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B.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上不超过2个)。c.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练习]分别写出He、Ne、Ar、K、Mg、Al、F、S、P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讲解] He、Ne、Ar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He是2个),达到饱和,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一般不和其它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若最外层达到饱和,这样的结构是最稳定的。
[提问]试分析K、Mg、Al、F、S、P等元素的原子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
[结论]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获得电子,使最外层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它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练习]写出下列离子的原子或者离子结构示意图: Ar、F- Br- Al3+
[讲解]所有的元素的原子都力求达到8电子(K层为2电子)的稳定结构,而各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又各不相同,形成化合物的结构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把这些化合物分成两类: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讲解]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所以,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电子式。
[板书]3、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练习]请表示下列粒子的电子式:K、Mg、Al、F、S、P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共价化合物?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
NaCl、MgCl2、HCl、CO2
[教学后记]
1、示意图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
2、电子式书写本节课还是没有掌握,下节课还得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