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教学反思
就《长恨歌》这篇文章而言,可以为学生讲的很多,可以将出彩的点也很多,尤其以我现在所带的班级学生现状:比如可以讲一讲历史背景,就此来感受这一篇文章中呈现出的李、杨二人的爱情,讲讲宠爱,讲讲别离;也可以单讲对马嵬坡上这段悲剧的反思,归纳文章主题,借故人之口,名人之言品评《长恨歌》给人带来的反思。当然,这一切都是“知人论世”,很合单元要求,本文的第一课时及最后一课时我就这样做了。然而,总觉得这些讲评中,“语文”的东西少了,尽管学生及听课老师听起来会感觉舒服一点,吸引力强一些,但我毅然决定将公开课的内容定位为“品恨”,借文章的“恨”来提纲挈领,牵动全文。
围绕“长恨”这一题目,用“找”——“品”——“读”的形式去分析文中的“长恨”,通过对长恨的解析感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恨”,体会恨之长、恨之深、恨之痛,为下一步“评”恨打基础(本来这节课要将“评恨”兼顾,但出于学生实际情况考虑,将此问题放在下一节课)。
优缺点:
首先是读,“品”的基础是读,品的终结也应是“品读”。就这个班的学生实际,尽管在上一节课我已经安排将文中不懂得句子进行初步解读,但要让学生“品”,以他们的基础和学习习惯,基本上是老虎吃天——无处下抓。为此,在“品”之前,我只能先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以期通过诵读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本,为“读”奠定基础(我的朗读比较动情,学生和听课教师听得也很认真,很投入)。同时,在读前布置听读人物,也能较好的节约课堂时间。
教的目的在于不教,在教学过程中,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要更为重要,因而,在教学中,通过一个教学案例教会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初步鉴赏白居易所写出的“长恨”,学习白居易将抽象之“恨”形象化、具象化方法,我为学生的自学探究做了一下引导。即引导学生从“恨”的顺序(层次)、写“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修辞手法四个方面进行。
追问是当学生找出文中写“恨”的句子,点出“情”与“景”的关系是时,因势利导,乘势而进,让学生跳出原来只知情景交融的框架,进一步感受“情”“景”的关系,明确情景关系中“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缘情布(设)景”等手法,使其直观地理解这一经常在鉴赏中非常熟悉(经常出现)却又相当陌生(根本不懂其意)的专业术语。我认为,这比每次在鉴赏诗词时直接套用要好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时,曾举出自己的一则教法。他在讲述古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事件时,有些内容故意留着不讲完,让学生借助以前学过的知识去进行独立解释。这种选择较深刻地影响了我,我在执教《长恨歌》时,也有意忽略了白居易早年的思想状态和价值取向、李杨爱情在中晚唐的诗性书写等内容,不是不提,而是只顺口说几句相关诗句,足够让思维积极的同学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些内容对理解全诗主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我偏偏不强调,不展开。很多诗本来就难有“达诂”,诗歌主题朦胧些,多义些,引导学生分析时含蓄些,或许可以如毛姆所说的,有了争议更可以保持“不朽”。叶兆言不是开玩笑地说过嘛,“对于中国的古典诗人来说,诗不朦胧,根本就玩不起来”。
一些学生似懂非懂的诗句和语言文学类的专业名词偶尔从教师口中蹦出来,跳跃在教室中,也许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回想以前用幻灯片补充相关信息的日子,认真的学生一见到陌生知识点和名言警句等就抓紧时间抄写下来,感觉非常可怜。面面俱到的语文课似乎形成了枯燥的语文学习,如果换一种方式,在重点明确突出的课堂上,留一些不解和困惑给学生,让他们产生一定的印象从而在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时地反刍,生活化的语文课也将能够更稳妥地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