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学好语文,要有“死记硬背”的功夫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8-01-04       发布人:彦伟超

  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做法:过多地讲授阅读方法,过多地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而忽视背诵训练,轻视知识积累,漠视良好诵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要么沉浸于茫茫题海之中,企图淘尽狂沙找到真金,要么把语文置于一边,“挤”时间奋战数理化,以求“堤内损失堤外补”。于是乎,语文课上“只见题海汪洋,不闻书声琅琅”。这种现象说怪也不怪?

    其实,学好语文还是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强化背诵和记忆的训练,必要时,还得“死记硬背”,要练就一套“死记硬背”的功夫!

    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死记硬背’有什么不好?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年时代,就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地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更是强调:学习语文,应该要有“吞”的功夫。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也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背功”大加赞赏,神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无须)言说的神韵,然后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像钉子一样地锲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言不烦地点拨,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证明:强化“死记硬背”的训练,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有入曾作过一则有趣的统计: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想“金榜题名”,必须将《论语》、《孟子》、《书经》、《礼仪》、《左传》等40多万字的书,全部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及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我们平时经常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都道出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再看现代文学巨匠: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哪一个不是背诵的高手呢?我们还可以想到当代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苏步青、钱学森济慈、杨振宁,哪一位不能背诵大量的唐诗宋词呢?比如苏步青先生,读小学时,天天背诵《左传》、《唐诗三百首》,到毕业时,这两部书已经能背诵如流。刚进中学,老师不信他能写出《读〈曹刿论战〉》,顺口举了一篇《于产不毁乡校》让他背,他一口气背完,说:“整部《左传》,我都可以背出来。”相反,那些连写篇产品说明书也错字连篇的“硕士生”“博士生”们,肚子里到底有多少货色,便是路人皆知的秘密。很显然,没有记忆和背诵,就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

在从心理学上看,“死记硬背”这种记忆背诵能力,对于一个人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于词语的积累以及语感的培养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培根说:“一切知识都不过是记忆。”青少年正处于记忆力最旺盛时期,有很大的记忆空间。据研究测定,一个正常人的记忆储存信息是数字计算机的100万倍,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许多材料只有扎扎实实地记住了,“硬硬地”背熟了,记忆巨大空间才能够不断地被人们开发利用。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积累一些知识,储存一些“养料”,是很大的智力浪费。再说,学习的基本功用是积累知识经验以供应用,如果记得不实,读后脑子空空,或者混沌一片,那读书也就失去了功用,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也就关闭了。学习语文如果不记不背,或者记得不深刻背得不扎实,哪里谈得上会学语文呢?语感的培养和灵感的发挥又从何而来?流畅的文笔、深邃的思想岂不是空中楼阁?朱熹所说的“眼头过,口头过,心头过”,做到“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道理。

  现在一种很流行的提法是:记忆和背诵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这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它过分强调了理解对记忆的作用,对中学生采说,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更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理解得了的,也并不是不理解的知识就不必记了。更何况理解需要“识记”作基础的,如果没有“背”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理解是不可能的。因为汉语语义有丰富性、模糊性、和可代替性等特点,常常有阅读者、评论家,研究人员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现象,不必说“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下也会对同一个阅读对象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许多文章简直是一生都不能完全理解得了的。记忆背诵过程是一个知识的不断积累过程,也是思维训练和感悟陶冶的过程,文本的脉理,文本的情怀,不可抗拒地涌入读者的大脑,成为阅读者内在的东西。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这中种做法延续千年,自有其合理可取之处。当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再强调的“死记硬背”并不是背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而是要背诵蕴涵着几百几千年人类文明精华而中学生又暂时不能借助理解来记忆的经典篇章。

造成不讲背诵记忆或背得不牢记得不实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讲风太盛。教学思想上的浮躁之风以及教学方法上形式主义倾向导致语文教学一讲到底,教而不实,教而低效。在教学思想上,一些较师片面地强调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强调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平时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读背训练,考时“三十八套”“四十二套,机械强化,这样做即所谓的走考试捷径,实际上不但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而且也违背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严重遏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发挥,即使某些考试“成绩辉煌”,最终结果还是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说得不客气一点,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其危害无疑于杀鸡取卵。在教学形式上,一些教师喜欢追赶潮流,过分地讲究授课的几法、几式,忽视学生学习语文良好的读背习惯的培养,使得上课热热闹闹,课后空空荡荡,学生收获甚微。二是学生学法不明。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左冲右突、无所适从,中学生在数理化的硬任务和语文背诵记忆的相对“软”任务的选择之中,学生们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数理化,在题海的搏击中毫不留情地抛弃了可以作为终身发展支柱的人类文明精华。同时,许多学生用学习数理化惯用的理性的、逻辑的、分析的方法采学习完全可用非理性的、非逻辑的、非分析的方法来获得的语文能力,漠视记忆背诵,更不愿意对不理解的知识去“死记硬背”,题目做了一大堆,到头来还是空空如也,吃力不讨好。、这样的结果,致使“10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的“咄咄怪事”至今还在继续,社会上出现了语文教育“误尽苍生”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腹内空空,而或草囊一个,未免显得底气不足;“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写作这样,阅读也同样如此。希望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少赶点时增,多一份实在,也希望我们的中学生能扎扎实实地进行读背练习,下一番“死记硬背”的功夫,强化记忆训练,为将来的做事和做人准备好应有的“本钱”。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