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两字,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现在的,“你吃饭了吗?”。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文言文考点
1.解释实词、虚词
2.翻译句子
3.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4. 理解内容 分析品味
5.联系课内 拓展迁移
一、词语解释题
A.实词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性活用
B.虚词:
针对“之、其、而、以、于、乃、则”等虚词,平时要多问,多思考。要重视积累
二、句子翻译题
1.三个“遵照” : 遵照原文语气、语义和习惯。
2.四个步骤
①审。审清句中语法要点,找准采分点。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翻译的文言句子,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②切。将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逐一解释。
③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释出的词义连缀成句。
④抄。在逐一查对原句语法要点全部落实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卷纸上。
在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3.文言句子翻译六字歌诀:
留、对、换、调、补、删
①“留”,凡朝代、年号、人各、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如:山、石、高、远等。
②对:即对译法。对应直译,逐字落实。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
(尽可能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即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
误区点拨:绝少有不译的字词。特别是副、介、连三大虚词,翻译时常出现漏译的现象
③“换”:即替换法。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词语。(比如:古今异义的词,词类活用词,通假字等都要相应的替换。)
④“调”,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的语序调准为正常语序。
⑤“补”:即补出省略内容。比如主语、宾语和介词“于”等。(译出补足部分后用括号标示。 需要注意的是,增补的内容一定要必要,不要画蛇添足了。)
⑥“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发语词、衬词、虚词删去。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句中“之”是帮助宾语前置的,不翻译。
文言文翻译顺口溜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谨慎翻译。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替换。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整齐。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重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小结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 总的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具体方法: 保留 对译 替换 调序 增补 删除 (留、对、换、调、补、删)
4理解内容
写人记事型
写景状物型
叙事议理型
分析品味
写人记事型
1.分析人物思想性格。(注意议论句,抒情句)
2.概括事件。
3.品析写作特色。
4.谈认识(联系实际)
写景状物型
1.概括景物特征(注意描写句,抒情句)
2.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品析写作特色.
叙事议理型
1.明确作者态度,观点.(注意议论句,抒情句.)
2.理解内容.
3.结合议论文的知识解决问题
4.谈启示,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