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2019届初三年级三模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全卷共120分,其中包括4分卷面分,时间150分钟)
命题教师:何军
一、积累(36分)
1. 默写(16分,每空1分)
① ,在河之洲。 (《关雎》)
② ,娇儿恶卧踏里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山气日夕佳, 。 (《饮酒》)
④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⑤辛苦遭逢起一经, 。 (《过零丁洋》)
⑥是亦不可以已乎? 。 (《鱼我所欲也》)
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爱莲说》)
⑧当余之从师也, ,行深山巨谷中。 (《送东阳马生序》)
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 两句没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可谓是写月光的传神之笔。
⑩《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 ,
。
⑾《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⑿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 ,
。
|
我选择的名著:《 》
推荐理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4分)
众口( )金 食不( )腹 计日( )功 惹( )生非
4. 2019年3月 10日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中,银川市政府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友人们,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到银川、到宁夏看一看”。请你完成对联(要包含宁夏的地域特色或人文景观),为银川、为宁夏这片土地画像,来宣传我们的家乡。(2分)
长忆岳武穆,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
仰止毛泽东,率雄师攀越 ,天高云淡。
5. 根据语境将备选的三个选项分别填入括号内,使文段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3分)
谦卑不是让你向势高一头的人畏缩。它是心智的清明,在天地大美面前豁然醒悟之后的喜悦。谦卑使人焕发出美,不光彬彬有礼,也不光以笑颜悦人。战国时期,赵国功绩显赫的名相蔺相如面对武将廉颇咄咄逼人的为难,坚持避让,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国家的安宁。从朝鲜战场载誉回国的彭德怀在一次参加招待会时,有记者说:“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纠正说:“我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有人问球王贝利:“你对自己踢进的哪一个球最满意。”他回答:“下一个。”
由此可见,谦卑 , , 。这种姿态超凡脱俗,使人心仪不已。
① 是一个人在历经沧海之后才有的一种亲切。
② 是大善盈胸之际的一份宽厚。
③ 是物欲淘净之余呈现的一颗赤子之心。
6. 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据新华社西昌3月10日电 3月10日零时二十八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300”,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
“一代代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担当与毅力在航天发展进程中刻下了中国印记,打造了‘长征’这一国际知名的运载火箭自主品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吴燕生说。
从1970年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长征火箭先后有17种型号投入使用,从最初的艰苦创业,到本世纪初的载人飞行、圆梦奔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等一系列重大跨越,成功将50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具备了发射任意地球轨道有效载荷能力,入轨精度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
|
|
|
|
|
|
|
|
|
|
|
|
|
|
7. 下面这则感谢信中,一处有语病,一处用语不得体,一处格式错误。请找出并修改。(3分)
感 谢 信
××中学领导和全体师生:
我的孩子今年3月不幸患了严重的心肌炎,不得不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你校领导、老师和学生来医院多次探望、慰问。校团委与学生会还发动全校师生为我的孩子捐款,帮助我们解决困难。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们全家人永远铭记。
最后,祝你们工作顺利,学习进步,万事如意!
学生家长 ×××
语 病:
不得体:
8. 12月22日,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发布会,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主要结果和核心数据。此次调查以中小学生父母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覆盖北京、天津等28个省市区的93个市县。
请你仔细阅读有关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资料,按要求答题。(4分)
|
|
||||||
|
|||||||
|
|||||||
(1)根据图表①,得出一个结论。(2分)
(2)针对中国家庭教育现状,提一条对策。(2分)
二、阅读(40分)
(一)(12分)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③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
10. 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6分)
①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1. 比较第(1)(2)段文字,说说作者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二)(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 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这首诗的颔联。(2分)
13. 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请结合这首诗的颈联说说你的看法(2分)
(三)(10分)
读经典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①退学读私塾、父母担当读经“家教”、课余“读经班”异常火热……据报道,针对少儿读“经”不断涌现的讨论,日前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特设“少儿读经利弊得失之检讨”专题论坛,与会专家认为,中国教育正在逐渐回归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
②“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读经热、诵典潮,近年来风生水起,已成时尚,这是对传统文化抱持“温情与敬意”。更何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将传统融入当下,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教育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目前,从戏曲、书法、武术进校园,到新教材增加古诗文比重,无不说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既可行可操作,效果也可期可赞。
③不过,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一提读经就退学读私塾,也不能陷入读死经的泥淖之中。如果把读经简单理解为死记硬背,却不知其意,实属本末倒置。媒体曾报道,某读经少年“花了10年时间背诵了30万字的儒家经典,结果竟然连常用字都认不全,一篇800字的作文错字连篇”,这是不折不扣的读经悲剧。还有人读经,以背诵了多少万字经典而自矜,时不时卖弄于公共场合,炫技于亲朋面前,这种小聪明反衬此人并未真正读懂经。
④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现代人读经诵典,读进去才有可能读得懂,知其深邃,跳出来才能更客观地审视经典,并在审视过程中观照内心,有选择地指导自我。对待古代经典,用业内人士的话就是做到“客观、科学和礼敬”。否则,妍媸不分,全都拿来,像鲁迅所说的那样“随手拈来,大口吞下”,把“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也当成了滋补品,后果自然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
⑤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也重要。在品味与诵读过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到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品格,并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
⑥“有没有印度帝国没有关系,我们可不能没有莎士比亚!”曾有英国人如是感慨。但凡对本国历史稍有了解者,都会明白民族文化的分量和意义。今天,只有我们在读经诵典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才是真的明白了读经的意义,才能谈得上传承与弘扬。
14. 本文第①段是如何引题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15. 请你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作用,并为本段分论点补充一个论据。(2分)
16. 第④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思路?请简要分析。(2分)
17. 第②段加点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8.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但凡对本国历史稍有了解者,都会明白民族文化的分量和意义”这句话的看法。(2分)
(四)(14分)
玩 具
①我有生的第一个玩具是一只红色的小汽车,不足一尺长,铁皮轧制的外壳非常简单,有几个窗但是没有门,从窗间望见一个惯性轮,把后车轮在地上摩擦便能“嗷嗷——”地跑。我现在还听得见它的声音。我不记得它最终是怎样离开我的了,有时候我设想它现在在哪儿,或者它现在变成了什么存在于何处。
②但是我记得它是怎样来的。那天可谓双喜临门,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玩,并且说舅舅要给我买那样一只小汽车。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后很久,我不知道世上还有比那小汽车更美妙更奢侈的玩具。到了北海门前,东张西望并不见舅舅的影。我提醒母亲:舅舅是不是真的要给我买个小汽车?母亲说:“好吧,你站在这儿等着,别动,我一会儿就回来。”母亲就走进旁边的一排老屋。我站在离那排老屋几米远的地方张望,可能就从这时,那排老屋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走进了我永不磨灭的记忆。独自站了一会儿我忽然醒悟,那是一家商店,可能舅舅早已经在里面给我买小汽车呢,我便走过去,爬上很高很高的台阶。屋里人很多,到处都是腿,我试图从拥挤的腿之间钻过去靠近柜台,但每一次都失败,刚望见柜台就又被那些腿挤开。那些腿基本上是蓝色的,不长眼睛。我在那些蓝色的漩涡里碰来转去,终于眼前一亮,却发现又站在商店门外了。不见舅舅也不见母亲,我想我还是站到原来的地方去吧,就又爬下很高很高的台阶,远远地望那绿色的门窗和红色的梁柱。一眨眼,母亲不知从哪儿来了,手里托着那只小汽车。我便有生第一次摸到了它,才看清它有几个像模像样的窗但是没有门——对此我一点都没失望,只是有过一秒钟的怀疑和随后好几年的设想,设想它应该有怎样一个门才好。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我问:“舅舅呢,他怎么还不出来?”母亲愣一下,随我的目光向那商店高高的台阶上张望,然后笑了说:“不,舅舅没来。”“不是舅舅给我买吗?”“是,舅舅给你买的。”“可他没来呀?”“他给我钱,让我给你买。”这下我听懂了,我说:“是舅舅给的钱,是您给我买的对吗?”“对。”“那您为什么说是舅舅给我买的呢?”“舅舅给的钱,就是舅舅给你买的。”我又糊涂了:“可他没来他怎么买呢?”那天在北海的大部分时间,母亲都在给我解释为什么这只小汽车是舅舅给我买的。我听不懂,无论母亲怎样解释我绝不能理解。甚至在以后的好几年中我依然冥顽不化固执己见,每逢有人问到那只小汽车的来历,我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或者再补充一句:“舅舅给的钱,我妈进到那排屋子里去给我买的。”
③对,那排屋子: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柱子,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我永远不会忘。惠特曼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段:“有一个孩子逐日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倾向那东西/于是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在那一天的某一部分/或继续了好几年,或好几年结成的伸展着的好几个时代。”正是这样,那排老屋成了我的一部分。很多年后,当母亲和那只小汽车都已离开我,当童年成为无比珍贵的回忆之时,我曾几次想再去看看那排老屋。可是非常奇怪,我找不到它。它孤零且残缺地留在我的印象里,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高高的台阶……但没有方位没有背景周围全是虚空。我不再找它。空间中的那排屋子可能已经拆除,多年来它只作为我的一部分存在于我的时间里。
④但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了它。事实上我很多次就从它旁边走过,只是我从没想到那可能就是它。它的台阶是那样矮,以致我从来没把它放在心上。但那天我又去北海,在它跟前偶尔停留,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往那台阶上爬,他吃力地爬甚至手脚并用,我猛然醒悟,这么多年我竟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逻辑:那台阶并不随着我的长高而长高。这时我才仔细打量它。绿色的门窗,对,红色的柱子和青灰色的台阶,对,是它,理智告诉我那应该就是它。心头一热,无边的往事瞬间涌来。我定定神退后几米,相信退到了当年的位置并像当年那样张望它。但是张望越久它越陌生,眼前的它与记忆中的它相去越远。从这时起,那排屋子一分为二,成为我的两部分,大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两部分。那么,如果我写它,我应该按照哪一个呢?我开始想:真实是什么。设若几十年后我老态龙钟再来看它,想必它会一分为三成为我生命的三部分。那么真实,尤其说到客观的真实,到底是指什么?
(选自《史铁生散文选集》)
19. 第三段引用惠特曼诗歌《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中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理解。(2分)
20. 每逢有人问到小汽车的来历,我为什么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2分)
21. 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及“那排屋子”“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柱子”“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2.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
(2)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
23. 本文的题目能否换成《母亲在玩具里》?请说明理由。(2分)
24. 文章的结尾写到“那么真实,尤其说到客观的真实,到底是指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三、作文(40分)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我们在见证人生的喜悲中感悟人生;我们在见证历史的变迁中体味改变。让我们做好见证人,见证自我的发展,见证群体的进步,见证祖国的腾飞!
作为活在当下的你,见到了什么?请你讲述这样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写自己的感受。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