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教了近十年的书了,整天围着学生转,讲题,让他们背书、默写、做题,还要批作业。每天都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但结果却让自己很迷茫:为什么费了那么多力气,花了那么多时间,学生的成绩就是没有质的改变。最后只好把这个失败归因于学生基础差。直到学校在高中开始搞课改,推出“四段六步”的教学模式,我才慢慢认清了问题的本质。在课改之前,课堂上,我总是习惯于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不懂就一遍遍地讲,直讲到自己认为学生应该掌握了为止。经过这几年的课改实践,我意识到学生不是教会的,而是自己学会的。学英语跟学骑车、走路、游泳差不多,都是靠学习者自己的实践练习一步步获得的。既然如此 我们老师也就可以在课堂上多“偷偷懒” 让学生自己去学。
“虽然已经明白“偷懒”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这个懒要怎么偷呢?经过几年课改实践,找到了一些方法。
一、在教授新知识时学会“偷懒”
在开始学习一个新单元开始,我都会先利用早读帮助学生处理掉新单词,教他们读,给他们讲解用法。每个早读,总是一遍一遍地领着学生读,然后再检查,然后再领读,直到认为学生基本掌握了为止。这样的早读上下来,总是口感舌燥的。总之很累。课改后,班级分成了学习小组,我利用班级小组,制定了一些竞争机制,将学习新单词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教学生,让学生自己展示。这样一来,既解放了老师,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更扎实,课堂也变得更有效率了。
二、在讲解知识点时学会“偷懒”
英语课本每个单元都有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前我总是先把书中的重要单词、短语、句子逐一讲解,黑板上写得密密麻麻 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着、记着。这种教学方法,老师看似很勤快,知识渊博,却在无意中却培养了学生们的懒惰。他们越听越没兴趣 越学越觉无聊。“四段六步”教学,要求老师要准备预习学案。这样一来,我就利用学案将书中的知识点用问题的形式展示在学案上,在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学生要完成学案虽然
二、在讲解习题时学会“偷懒”
以前 我讲任何类型的习题都是从头到尾 一题一题地讲解得清 清楚楚、明明白白 学生到底提前做了没有 讲完后是否能听明白 我都不得而知。结果 即使下次再碰到原题 他们仍然做不对。而现在 在讲解练习题时 我发挥小组的力量 先让学生们组内 讨论 面对不同的答案 他们会分析、研究、总结出正确答案 很多问题可在组内解决掉。有些自己解决不了 汇总之后再由集体解 决 请有能力的同学来释疑 最后实在解决不了的再由我来讲解。 这样的话 就不必每道题都讲 既节省了时间 学生也真正掌握了 题中考查的知识点 同时还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在作业检查中学会“偷懒”
以前 我们总觉得英语全是选择题 没有必要往本上写 但是学 生发了作业本 学校要检查老师的批改 我们只好写一些无关紧的习题 这样很浪费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在新绛中学学习时 我注意到了那儿的学生的英语作业本 他们 叫做”学习反思报告” 就是对做过的习题进行解析 让学生进一 步落实和掌握所学内容。 回来后 我也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对于 批改 我就把这项工作交给小组长完成 及时指出作业中的错误 督促其改正。这样做不仅节省了教师的时间 而且更能体现作业的 价值。
四、在单元复习时学会“偷懒”
英语教学中 每学完一个单元 总要留出一两节课对本单元内容 进行复习。以前 我总是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过一遍。好多学生不 好好听 因为他们的笔记本上都有 认为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听一 遍。
而现在 我则给他们发一张空白纸 让他们自己去罗列和整理本 单元的重点、难点 然后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 自愿在黑板上写出 看哪个小组写得又多又好 通过打分对小组进行评价。大家都有为 集体争光的意识 争先恐后地参与。
但是 我说的“偷懒” 并非老师自己什么都不用做了 而是要求 我们在课下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一个课堂上“偷懒”的教师 课下必定是一个勤奋的老师。希望我们都能够转变思想 该“放手 时就放手” 使学生能主动、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让我 们的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