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通过开放式教学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9-06-21       发布人:屈鹏超

通过开放式教学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是施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生物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实施开放式教学,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发挥学生个性,点燃学生的生物学习激情,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

一、从学生的认知律出发,借助于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某一个知识点,一般会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但“有问无答”和“缺乏深入思考”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反映出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问题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引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故而让学生对问题探究失去兴趣。经过近年来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经验总结,课堂提问应注意以下方面:

1.问题设置应该符含学生的实际。问题设置不能太容易而让学生觉得失去探究的意义,也不能太难而变成了刁难学生。如“从生物圏到细胞”的教学中,病毒到底是不是生物?要解决这同題,直接提问效果不是很好,教学中可先以2002年冬肆虐全球的SARS病毒为例引出,然后再追同“冠状病毒在哪些细胞里面复制?”通过问题而引出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的探究、其次,问题设置要借助实验、多媒体、话题等方式引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蛋白质》力例,初中阶段学生对蛋白质就有一定的了解,故而教学中先引导学生以生活中常见的含有蛋白质食物的话题来导入,引出氨基酸的概念,然后追问“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是什么关系”,由此而引出对氨基酸结构特点的探究。

2.认真备课,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环境。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是讲到哪儿问到哪儿、想到哪就问到哪、想到什么就随口一问。随意甚至盲目的提问常会造成教学的枯燥,偏离课程目标。教师准备的得当,所设置的问题周密,提问巧,问题有趣,难而有度,才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氖,学生能积极正确的回答问题,从而使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所以,在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根据数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多样的问题;针对学生的水平和不同层次学习需要,教师设计的问题类型要多元化,提问角度要多样化。比如在讲“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应该注重设计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如果我们吃了过咸的食物,例如嗑了过多的盐渍的瓜子,嘴里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什么办去解决?”等问题。要注重提问的针对性,要事先考虑到问题的生成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想好处理力法。准备充分了,学生怎么样回答都能自然化解,课堂自然就高效了。

3.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应当有合适的评价。教师一定要及时恰当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把对学生回答的直实情况或者感受传达给学生,正确的回答就要肯定,学生的回答不完整应该鼓励,同时对答案作进一步补充说明。只有正确传达给学生信息,才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增强师生、生生交互,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目前,虽已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是大多数的学科还是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在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应该通过开放式教学,多和学生交流互动。这样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听课效率,使学生知道的更多,记得更加牢固。另外,在学生作业上和学生进行知识性的互动也是一个不错的教学办法、老师可以通过在作业上学生反映出来的向题,进行总结,统一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对于个别问题,老师可以单独和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改正。除了师生间的交流外,课堂上还应该给学生搭建讨论、探究的平台,通过学生相互间的讨论、来解决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热点话题和一些疑难问题的教学方法。如选修模块中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生物技术产品与国际贸易争端、国际视野中的“克隆人”研究等等,通过与学生交流其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角度。

三、联系生活素材,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与初中生物相比,高中生物更加注重对于系统性、理论化知识的教育,学习深度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学生依然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很难收到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生活化素材的引入,运用学生常见的案例来进行课本知识的解读,拉近学生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生长素可以作为除草剂的原理剖析、无子果实形成的特点分析等,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问题上来,让他们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找到落脚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

四、多维度整合教学资源,提高知识的可视度

高中教学新课程改革的便是一味地讲课的教学模式,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探索。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喜欢通过自己实践发现生物的奥妙,这样比在书中寻找答案更有意义,这种方式可以在数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子习惯,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日常教学中,在初步讲解完理论知识后,便可带领学生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知识点。同时,要引导学生高度重视实验室试验,开展深入探究。目前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多为探究实验,而高考中所涉及的也多为教材上实验的变形,所以单纯让学生学会“做”,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教学的要求,实验的重点应在于“设计”,所以培养学生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实际操作才是实验教学的灵魂所在,那么突破以往的教学方式成为了关键.借助信息媒体及动画演示完成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思路的讲解,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和器材,实验细节由学生自发补充完成,最后由教师根据实验情况以及实验报告完成打分,整个过程中数师充当的角色只是“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要积极探索开放式教学,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借助多元教学方式,设置引人入胜的互动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在生物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构建起高效的生物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