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合理安排复习
1.认真制定一个具体的复习计划
这样可以使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容易看到自己的收获,在制定计划时,最好统一考虑各门课的内容和自己学习状况,合理的制定一个复习计划,然后,按这个计划指导自己的复习。复习计划应比较详细,尽可能科学的分配时间。比如:文理搭配,把需要记忆的东西放在早晨或临睡前,这样可以减少学习材料的前后干扰(早晨学的东西没有前面所学材料的干扰,晚上所学的东西,没有后面所学材料的干扰)这样可以防止考前焦头烂额,不知怎样复习。
2.采用多通道记忆
心理研究发现,单靠视觉只能记住学习内容的25%,单靠听觉只能记住15%,如果视觉听觉结合便可记住65%的内容。
宋代朱熹曾提出:读书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说的就是要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协同记忆、理解记忆。看到的、听到的,用心想,找出规律,这样就容易记住一些。另外,比较复杂的材料,还可以采用动笔写的方式,在动作中你的记忆可以得到加强,多写几遍,自然会记下来。比如:记外语单词可以眼看、嘴说、手写、再用心去分析单词的结构,这样记得就比较快些。
小实验:记单词
(1)一组只靠视觉记忆。
(2)另一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看哪一个效果好。
3.赋予无意义的材料以有意义的内容
我们在记历史年代、人名、地名等内容时,因这些材料本身没有内在的联系,所以,一般情况下,都要用机械重复的方式。实际上世界上没有联系的事物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便是毫无规律的数学,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其规律进行记忆。如:π的值是3.14159,可记为“山巅一寺一壶酒”,这样我们记起来就比较容易一些。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没有联系的地方找到某种联系,提高记忆效果。
下面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请看下列两组数字:
17917192123
26810121618
请一些同学读三遍,看一看他们能记住多少。请另一些同学寻找数字的规律,然后进行记忆,看记住多少。
显然第二组同学的记忆效果要优于第一组,同学们可以总结一下自己的记忆规律。
4.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复习
没有积极的心态,任何复习都难以成功。而积极的态度来源于你有一种已作好准备的感觉,即使你觉得自己复习得还不够理想,也不要有消极的想法,应提醒自己你还是掌握了很多东西。这种积极的心态会帮助你在考试中发挥出你的最好水平。
练习:我记住这么多呀!
请老师就所学过地的某一单元的英语单词进行提问,考察同学们记住了多少,用事实说明,学习之后遗忘某些内容是必然的,但同学们也记住了某些内容,所以,记住也是必然的。
小窍门:考前看不进去书特别烦怎么办?
(1)学习你最感兴趣的学科。
(2)烦恼时不去看书,去休息。
(3)烦恼时不去看书,去打球。
(4)烦恼时不做题,看基本概念。
(5)烦恼时做简单的题,不做难题。
二.如何正确看待考试焦虑
(1)什么是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在考试中或考试临近时出现的焦虑情绪,使得考生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发生暂时的失调,影响到考试水平的发挥。
调查发现,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只要是正常的人正常的心态,那么面对大型的、对其有相当影响的考试或活动时,都必然会紧张的。)
(2)考试焦虑有利于考试正常发挥
三、面对考前焦虑我们该怎么做
(一)考前准备:
认真学习!实力是克服考试恐惧的最好法宝。考试前应全面复习,尽量熟悉考试要求、题型等。的确也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明明是自己已经复习很充分了,但心里总是认为复习还不够,生怕漏了些什么。这样会导致部分同学在考试前几分钟还在拼命看书。其实你可以潇潇洒洒地跟书本告个别,因为你复习得已经很充分了,要相信自己的实力。
生理上:
1、考试之前要注意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要有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进入考场。
2、坚持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保持活力,将源源不断的氧输入大脑,让大脑更加清醒,更加灵活。
3、咀嚼口香糖:心理测试显示,嚼口香糖能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降低焦虑程度。难怪排球比赛时,多数教练会嚼着口香糖呢。
4.调节好生物钟,以适应考试节奏。以最好的状态迎考。可以按中考的时间安排学习计划,因为当身体适应了中考的时间节律之后就能更自然应对。
心理上:
1.缺乏自信 自信心训练
2.压力过大 放松训练
3.存在不合理信念或消极想法 改变不合理信念或消极想法
(二)具体做法
作为当事人的我们怎么来调整考前过度焦虑呢?
1.坦然面对,顺其自然。
当一个人已经出现了紧张的情绪反应时,该怎么调节呢?对于这种情况,人们习惯上常常会劝慰当事人:“别紧张!”“有什么大不了的!”而当事人自己也通常会这样告诫自己:“别紧张!”“有什么了不起的!”然而,十分不幸的是,这种办法几乎是行不通的,实际上这会使人感到更加不安。因为这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在给你制造更大的紧张。正如有句话所说的“情绪如潮,越堵越高。”那么怎么办呢?答案是“让它紧张”。 什么意思,就是顺其自然。紧张其实不是那么可怕的,我们平时过分地夸大了紧张的危害。告诉自己“正常发挥就好了……”。
2.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并确立恰当的期望值。
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于自己的学习水平及状况要能有一个客观的分析,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也可暂时不去估计,然后提高自身的水平入手。这有利于大家在考试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大家沉着冷静地面对每一场考试。所以我们要静下心来做好老师要求做的每一件事,做好每一次作业,看好每一课内容,订正好每一道错题。
3.要有信心。
信心有时是无穷的力量,会把自己往前推动。有时不会做的题,心里要这样想,我能做出来的,只是慢点罢了,实在做不出来,心里要这样想,别人肯定也做不出。就是做出来也不多。能做好基础题我也一样的。
临考前这几天,每天挺胸抬头快步走,有助于增强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信心是中考成功的灵魂,只要你有良好的心态就能达到你力所能及的考试目标。
4.要学会放松,学会宣泄。
如果感觉自己的焦虑太多,可少量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或听听音乐,也可以与要好的朋友、教师、家长倾诉。适当的运动能调节情绪、消除疲劳。
如果内心憋得难受,又无法与人倾诉,可以找一个适宜的场所,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到没人的地方大吼几声。还可以用写日记或书信的方式,释放自己的苦恼。
5.合理运用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由法国医师库埃于1920年首创的。库埃有一句名言:“我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他让病人不断重复这句话,作为一种自我心理暗示疗法,使许多病人得到康复。病人正是通过自我暗示,引起人的器质性的变化,达到了治病的目的。其实,暗示心理疗法并不神秘,实际上就是病人要有一个好的心情,要有乐观的情绪,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就能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古人说:“情极百病增,情舒百病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实验】
《死囚实验》
国外有人以死刑犯作实验的对象,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他关在一个屋子里,蒙上眼睛。然后对死囚说:我们准备换一种方式让你死,我们将你的血管割开,让你的血滴尽而死。然后用冰块在死囚的手腕上划了一下,接着打开一个水龙头,让死囚听到滴水声,教授说,这就是你的血在滴。第二天早上打开房门,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死囚死了,脸色惨白,一副失血过多的摸样,其实他的血一滴也没滴出来。
请问:是什么杀死了这个死囚?
这正是暗示的力量:暗示也可以在克服考试焦虑上发挥不可思议的力量。
具体方法是:在考试前3-5天,用一句话来激励自己,如"我有信心考出自己的水平"。注意一定要说到自己信为止。
心理暗示分为消极的心理暗示和积极的心理暗示。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妨碍正常的认识活动,会使你精神不振,大大减少本来可以付出的努力。现在我们来对一些消极的自我暗示进行质辩,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如“我怕中考失败”,在心里对自己说:“中考没啥可怕的,中考的结果通常有两个结果—成功或失败,会有失败的可能,但在关键时刻,担心是没有用的,只有认真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考试才能考好。当前最要紧得是有条不紊地好好复习,只要我努力过,拼搏过,不管结果如何,无愧我心。”
“学习太累”——坚持就是胜利,‘今朝不搏,待到何时’。
“怕辜负父母亲友的期望?” —— 现在连自己都顾不上了,还去想别人,中考是个人的事……如此一项一项地排解掉,所有造成情绪不佳的问题都会大化小,小化无的。
在心中默念镇定情绪,每天默念增强自信心的话3至5遍。比如:“我已平静下来,我能够考好。”“轻轻松点,会考好的”“别人可以,我也可以的”,“超越自己,战胜自己”、 “我有信心,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等等。同学们科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使自己能心情平静和增强信心的话。
6.优化情绪,学会放松。
考生应有考试的良好情绪——心平气和、情绪饱满、控制情绪能力好。考生考前与考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情绪一时有所波动也是在所难免的。但考生要有较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控制情绪的方法。
(1)调息放松法。
具体做法是:保持坐姿,身体向后靠、挺直,松开束腰的皮带或衣物,将双手掌轻轻放在肚脐上,要求五指并拢,掌心向下。
先用鼻子慢慢地吸足一口气,保持该状态两秒钟。再用嘴巴慢慢、轻轻地呼气,观察你的手向靠近身体的方向移动。反复多做几次,以使你掌握你在使用的腹式呼吸,并能达到腹式呼吸的深度要求。
接下来我们再学习控制呼吸的速度。你可以呼吸时数数。“1、2、3、4……”,你要求自己慢慢地均匀地数数,用四个节拍吸气,再用四个节拍吐气。如此循环而已。
每次连续做上四至十分钟甚至更长。经常这样做深呼吸,对身心放松、缓解焦虑大有好处。
你还可以闭上眼睛做。如果闭着眼睛,在做深呼吸的同时还进行一些想像的话,效果会更好。
(2)纵情想象放松法
你可以直接单用想象法放松,如果结合调息法则放松效果会更好。
想象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广阔、宁静、舒缓的画面或场景的想象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这些画面和场景可以是大海(包括海上慢慢地日出或海潮慢慢地涨落)、滑雪(慢慢、潇洒地从山顶沿平缓的山坡向下滑落)、躺在小舟里在平静的湖面上飘荡等等。总之,一切能让心灵平静愉悦的美好场景,都可以尝试。平时你应当多练习和使用这些方法,有几个能使自己放松的画面或场景可以使用。这样,在紧要关头就能助自己一臂之力了。
(3)“鸣天鼓”,是我国传统的健脑操,具体做法是:双肘支在桌子上,头略低,闭双目,用两手掌心紧紧按住两耳孔,然后用两手中间三指轻击后头枕骨,随即可以听到“咚咚”的好像击鼓的响声。敲击声要略快些,要有节奏,心中默念数字,敲击二三十下即可。“鸣天鼓”可防治头昏耳鸣,对清醒头脑、镇定情绪有明显效果。
大家都有放松情绪的方法,这些方法最好每天都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如果临到考试时才来做,效果肯定不好。
7、建立积极合理的信念:
不合理信念:考试就是为了分数,分数不好就完了。
自我辩解:考试只是用来评估我们这阶段的学习效率,查漏补缺。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考试的分数,而是试卷中自己做得不好的知识点。
消极想法:考试焦虑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会影响考试发挥,我一定不能有考试焦虑。
自我辩解:考试焦虑分两种,确实考试时的焦虑会影响我们的水平发挥,但是在考前焦虑,却能让我们好好做好复习工作,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把我们觉得该复习的知识点都复习了。其实在我们踏入考场前,我们能考多少分已经确定了。
不合理信念:考试前我居然失眠了,这次的考试肯定完了。
自我辩解:其实这么没什么关系,年轻人一两个晚上没有睡着并不太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而且躺在床上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休息,迷迷糊糊时其实大脑就休息够了。
注意:不要翻来覆去,不要胡思乱想,可以洗个热水澡,或是吃点东西,如热牛奶。
不合理信念:考试考好是为了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是为了……
自我辩解:其实,考试时要完成的任务很简单。它不是要完成父母的对我们的期待,也不是为了证明我们的实力。就是单纯的完成好试卷上的题目。把试卷上的题目按照我们的水平答好交上去,完事。
消极想法:离考试时间越近,我越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
自我辩解: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我认为是毫无必要的。如果平时自己一向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学习,以往的考试成绩也证明,自己虽然没有很高的天赋,但起码也是正常的。那么,只要能认真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这次考试很有可能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