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密度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2.会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认识密度的单位。
难点:1.密度概念的引入和建立。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第1课时 认识密度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如图所示,小明与一个国家举重运动员有一段对话。
你支持谁的观点?请简述理由。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eq \a\vs4\al(知识板块一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自主阅读教材P113~11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利用水和酒精进行实验探究,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 序号 |
水 |
酒精 |
||
体积V/cm3 |
质量m/g |
体积V/cm3 |
质量m/g |
|
1 |
10 |
10 |
10 |
8 |
2 |
20 |
20 |
20 |
16 |
3 |
30 |
30 |
30 |
24 |
4 |
40 |
40 |
40 |
32 |
(1)在如图所示坐标轴中已画出了酒精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请你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
(2)观察所作的图像和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①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②不同物质,其质重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eq \a\vs4\al(知识板块二 密度)
自主阅读教材P114~11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物质不同,其比值不同。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3.生活中常说的“铁比棉花重”,准确地表述应该是体积相同的铁的质量比棉花的大;用我们学习的密度知识可表述为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4.某液体的质量是110 g,体积是100 cm3,它的密度是1.1g/cm3,等于1.1×103kg/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酒精质量为0.8×103__kg。把200 g酒精倒掉150 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8×103__kg/m3。
5.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6.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D )
0℃、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水 |
1.0×103 |
冰 |
0.9×103 |
水银 |
13.6×103 |
松木 |
0.4×103 |
酒精 |
0.8×103 |
铜 |
8.9×103 |
煤油 |
0.8×103 |
铝 |
2.7×103 |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对学: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方案 完成教材P113的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探究活动。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