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7.1为什么要证明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8-12-12       发布人:张辉

7.1为什么要证明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了解通过观察、猜测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2、要判定一个数学结论正确与否,需要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

 

【重点难点】要判定一个数学结论正确与否,需要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

 

知识概览图

你能肯定吗

 

新课导引

观察下图中的图形.图(1)中ABCD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图(2)中线段ab相等吗?图(3)中线段dabc哪一条在同一直线上?

【问题探究】  观察图形,图(1)中ABCD,图(2)中线段ab,图(3)中线段da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你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对上述问题回答的正确与否呢?

点拨  对于上面观察得到的数学结论可以用实验验证后加以检验.

 

教材精华

知识点  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结论可靠吗

教材中首先给出了一个几何问题,经过反复画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反复度量,可能会得出“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结论,但是我们的度量准确吗?我们所画的几个四边形有足够的代表性吗?我们的结论肯定能成立吗?

教材中给出的第二个例子是“对于所有自然数nn2-n+11的值都是质数吗?”这是一个十分容易得出错误结论的问题.事实上,当n=0,1,2,…,9,10时,n2-n+11的值都是质数,而当n=11时,n2-n+11=112变成了合数.当我们依次对自然数进行实验时,若次数达不到11,则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教材中给出的第三个例子是“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1 m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围起来,那么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能有多大?能放进一颗红枣吗?能放进一个拳头吗?”这个问题若凭直觉去判断,偌大一个地球,围赤道的铁丝仅比赤道长1 m,那还剩什么间隙了,但实际计算一下,又会让人感到意外,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为(C表示赤道的周长) ≈0.16(m),这样的间隙不仅可以放进一颗红枣,而且也能放进一个拳头.

通过上面几个例子,会使我们产生这样的认识:通过观察、验证、归纳、猜想所得出的结论未必是正确的,是值得怀疑的.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与否呢?

拓展  (1)依靠经验、观察或实验能发现一些数学结论.(2)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经验、观察或实验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推理,这也就是证明的必要性.(3)检验数学结论的常用方法:①实验验证;②举出反例;③推理.(4)遇到问题要大胆猜测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证明结论.

 

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应用题

1、当n为正整数时,式子n2+n+41的值都是质数吗?

 

 

 

 

 

 

综合应用题

2、观察下列各式及其验证过程.

验证:2

3

(1)按照上述两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的基本思路,猜想4 的变形结果,并进行验证;

(2)针对上述各式所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n为任意自然数,且n≥2)表示的等式,并进行验证.

 

 

 

 

 

 

 

 

 

 

 

探索创新题

 3、如图6-2所示,线段AMDN,直线lAMDN分别交于点BC,直线lBC的中点P旋转(点CD点向N点方向移动).

(1)线段BCADABCD围成的图形在初始状态下,形状是△ABD(即△ABC),请你写出变化过程中其余的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名称;

(2)任取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图形,测量ABCD的长度后,分别计算每一个图形中的AB+CD(结果精确到1 cm),比较这两个和是否相等,试说明理由.

 

 

 

体验中考

1、如图6-5所示的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第n(n是正整数)个图案中由         个基础图形组成.

 

 2、如图6—6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E是AB上一点,且DEAB,过点CCFDE,垂足为E

(1)猜想ADCF的大小关系;

(2)请证明猜想的结论.

 

 

 

 


上一篇:《雨巷》

下一篇:4平行线的性质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