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难题成为学生感兴趣的挑战
——读《好老师在这里Ⅱ》有感 李丽
假期读了台湾作者林文虎著的《好老师在这里Ⅱ》,感觉这本书真得很不错,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真实的事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特别是书中第十四章,感觉受益匪浅,而且有很多共鸣。书中婉雯老师在教二年级的数学九九乘法口诀时,遇到了困难,孩子们不接受新的乘法,婉雯老师没有像以往老师一样,用传统的,权威式的教学方法,你不喜欢,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塞给你的方法,而是用游戏“虫虫大变身”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为了玩游戏,不得不背乘法口决,而且为了玩的更好,主动的学习数学。
这就让我想到了我自己在教英语时,也遇到过类似的难题,孩子们不愿意背单词,不愿意背课文。我也很是头疼,刚开始,也是硬指标,必背,但我发现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反思自己,忽然间想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玩游戏了,何不把背单词,背课文编成游戏,编成设置障碍的棋类游戏。试了试,效果果然不同,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
其实孩子们怕的不是难,而是没有兴趣。老师应该能看到孩子学习的困境,并能听懂孩子话语中流露出的求助信号,用心的解决问题,找到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兴趣能够让人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
兴趣往往能够让人提出很多问题,同时驱动人去及时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人都有不懂的东西。很多都放过去了,以后就忽略。兴趣能够让人有热情去了解问题的答案,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模糊点越少,就越有信心,也具有比其他人更容易解决问题的实力(优势)。
兴趣能够激活思考 。
兴趣在很多时候就是学习的方向
兴趣让人不易疲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地去学习,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达不到好的效果。而如果你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你的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就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尽可能的利用一切现代化手段,来撩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的让难题成为孩子最感兴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