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艺术鼓舞和唤醒
——由教授“古代文化常识”而得到的收获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意蕴万千,包括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教育科举、宫室建筑、礼仪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由于年代久远,社会变迁,很多历史事物已难于理解,这给学生阅读古代作品和做文言文、古诗词等相关题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鉴于此,本次在教授这一内容时,我就特别留心、用心,最后也是收获满满,感触颇深。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一块内容我深知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因此课前我先给学生做足了思想动员工作,特别强调了“古代文化常识”的重要性、丰富性和深广性,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度自然而然地引到了此主题的学习上,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对这一内容学习的重视度了;接着给足学生时间,我是利用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四天的时间,让学生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把这项作业做细、做全、做好,不仅要达到题目数量的要求,更要保证质量;最后鼓励学生一定要静下心来,先条分缕析、眉目分明地进行分类整理,再注意主次有别、重点突出地摘记关键内容,高考重、难点要有意识地进行积累和渗透,正所谓“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先下手为强”。我常给学生说的一番话就是“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比我们优秀还要加紧在不断地追赶,但我们可以也不断追赶、奋力向前,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只有我们自己更强大、更优秀,才能具备与别人抗衡的资本。”
周一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我仔细批改,的确是既欣慰又感动,两个班绝大多数学生写得又认真、又全面、又丰富,不仅量大,而且很充实、详尽。优秀作业学生人数很多,一班分别有:马越昊、张欣怡、封兴兴、张瑞琳、李旭丽、李聪聪、李雅欣、曾楚媛、信红娟、张颖、周梦琴、李蓉蓉、徐寅博、刘家诺、黄国伟、傅昊栋、王伟军;五班分别有:曾佳、丁潇雯、高琪、高雨、郭佳乐、李思敏、乔一栗、秦钰舒、沈佳旎、汤迎、吴佳怡、闫译引、杨霞霞、张瑞雯、张霄、赵璐、周媛媛。批改这样的作业,即使再累、再烦琐,你也觉得是一种享受,并不是一种负担、一种累赘、一种苦恼。
正因为课前学生做足了准备,下到了功夫,所以课堂进行起来就顺风顺水、得心应手。学生们根据课前的整理与归纳,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有理有据;小组之间配合默契,不足或不全之外,同组其他同学很快就能做出补充和分析,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课堂氛围轻松和谐,课堂进程顺畅有序,教学环节层层推进,学习内容环环紧扣。我就是一个引领者,指导学生有序地推进,不全面、不精确的地方进行点拨和强调,尤其注意督促和检查学生把一些重要知识点做好笔记,调动整个课堂氛围,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让所有学生都能自觉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愉快自发地加入到集体的学习队伍中来。
通过批阅学生作业,课堂学生反馈,本次教学我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我从学生的搜集梳理和课堂拓展上也得到了许多课本上此次不涉及也没有体现的一些重要知识。这是我从学生作业里见到的,正可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要每一个老师都能俯下身子愿意去倾听、去留意、去关注,我相信都能有收获和惊喜的发现,这样既肯定、表扬了优秀的学生,又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教学相长,师生共进”良好局面的形成。
课本上只有几道问题的呈现,但没有相关的介绍和提升,我给了学生极大地选做作业的自由,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完成。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中最后有做大量拓展和延伸的,实为难得!现将学生做的一些相关归纳整理做一列举,见如下:
例如:古时纪时法,学生用图表法整理,看起来内容清晰、一目了然:
天 色
地 支 序 数
夜半 子时 23-1点
鸡鸣 丑时 1-3点
平旦 寅时 3-5点
日出 卯时 5-7点
食时 辰时 7-9点
隅中 巳时 9-11点
日中 午时 11-13点
日昳 未时 13-15点
哺时 申时 15-17点
日入 酉时 17-19点
黄昏 戌时 19-21点
人定 亥时 21-23点
再如,学生整理的关于古人的称谓习惯,分别有:
1、称籍贯:孟浩然——孟襄阳;柳宗元——柳河东。
2、称郡望:韩愈,昌黎人,韩氏为唐代望族,故其常以“昌黎韩愈”自称,后称韩昌黎。
3、称官名:王维曾任尚书右丞——王右丞;杜甫曾任校检工部员外郎——杜工部;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柳屯田。
4、称爵名:名将郭子仪因功封汾阳郡王——郭汾阳;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王荆公。
5、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称呼,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贾长沙;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陶彭泽;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柳柳州。
6、直呼姓名:①用于自称: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②用于厌恶的人:“不幸吕师蒙构恶于前”;
③用于给人作传记:“廉颇者赵之大将也”。
7、平辈间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称人称字,称己称名:
①“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②“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又如:关于古代地名等的称法,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江阴(江苏省)——长江以南;汉阳(武汉市)——汉水以北;洛阳——洛河以北;衡阳——衡山以南;嵩阳——嵩山以南;岳阳——岳山以南;咸阳——渭水以北;辽阳——辽河以北;华阴——西岳华山以北;山阴——会稽山以北;汾阳——汾河以北。
还如:古今地名:
大都——北京;姑苏——苏州;东京、汴京——开封;会稽——绍兴;京口——镇江;长安、西京——西安;临安——杭州;奉天——沈阳;直沽——天津;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南京。
地名别称:
冰城——哈尔滨;花城、羊城——广州;蓉城——成都;春城——昆明;雁城——衡阳;芙蓉国——湖南;星城–长沙;雾都、山城——重庆;水城–苏州。
法国有句谚语说“不愿看的人,比瞎子还瞎;不愿听的人,比聋子还聋”,教学的确是这样,只有“到处留心皆学问”。常言道“井淘三遍吃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我认为只要能有益于教学,教师无论是向前辈、同行,还是向学生,多听听、多问问、多想想,多借鉴、多采纳、多取经,又何妨?依然收获满满,不亦乐乎!
我总是在想: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更好,上得更有意义,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和启示呢?我认为:不仅要用心,更要细心,还要费心,不仅上好教材中该讲的,还要做适当、恰当、有效的拓展、延伸和补充,这样才不失为一堂好课,不失为一个有智慧且让学生拥有更多收获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