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思维方式”在构建中学生
人生观中的重要性
宁夏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刘晓琰
[内容提要]
近年来中学阶段的教育对象已经全部为“00后”一代,这一代孩子由于受社会、家庭各种因素的影响,独立意识强、集体感和责任感淡泊,凡事都从自己的好恶和需求出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不去正视错误而是为自己找到各种理由和借口,所以说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在中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90后一代 思维方式 健康成长
一次上完英语课,因为我班的叶晓萌同学没有完成作业,英语老师罚她站在后面听课,这是一个乖巧、沉静的女生,沉默寡言、平时极少犯错误。下了课后,叶晓萌背起书包哭着说她不想在这个班上学了,想转学,理由是没记全家庭作业,不是她不写作业,是英语老师误会她了。安抚好孩子的情绪,我请来了孩子的妈妈,谁知她妈妈却给我和英语老师说这不是孩子的错,是她的错,她应该帮孩子问问老师到底布置的什么作业,小学时她只要发现作业比平时少她总是这么做的,求老师不要误会她的孩子,怪她好了。
答案摆在了我面前,孩子只所以这么脆弱,是因为什么错误她都可以推卸到父母那儿,或者父母干脆替她承担了,她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好”孩子。由此我想到我们的教育现在面对的都是独生子女,犯了错误后先不去想错在哪儿了,而是一味的找理由,或者还有人帮助她找理由,这对他们的成长是多么大的威胁啊。
教育离不开批评和惩罚,而批评和惩罚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下次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以备他成长中少走一些弯路。就拿我班的这个例子来说,老师批评叶晓萌的理由是:没记准确家庭作业是因为她不认真,不谨慎,做事情的第一步就输了,怎么能做好后面的事情呢?而叶晓萌的理由是:不是她不想写家庭作业,她仅仅是因为没记准确才没按老师的要求去写,不是她的错,老师为什么要罚她。作为一个中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如果只盯住一些客观的不能使他成功的因素,而不多回头来看看自己,解读自己是很让人担忧的,这样会使他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又怎么能谈得上成长呢?而作为家长,每个人都有庇护孩子的本能,可是凡事都要给孩子培养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不管什么事情都要从自身先找原因,先问一问,这件事我有没有错误,能占到多少,我下次应该怎样做才能把这件事做的更好。
让我内心沉重的是这类现象、这类问题并不是只发生在这一个学生身上,而是我逐步的发现好多学生在考虑问题时都会只想到保护自己的利益,自私、狭隘。我更进一步的联想到有些同学每次在日记或作文中提起自己的人生、理想的时候,总是会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我的爸爸妈妈”,同时我又更多的想到,一些同学在写作中提起学习的目的或者是为什么而学习时,他们会认为是在为父母学习,是为了报答父母,这些话表面上听起来没有错,可是细细琢磨起来让人非常担忧。一个人在成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应该是以崇拜真、善、美的东西为主要标准,而不仅仅是为了报答谁,如果只是为了这样一个目标,又能有多少学习的动力可言呢?比之于当年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怎能不让人汗颜呢?而且他们迟早会走向社会,如果只学会了找理由或者充满抱怨,怎么能胜任他们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呢?
近年来中学阶段的教育对象已经全部为“90后”一代,这一代孩子由于受社会、家庭各种因素的影响,独立意识强、集体感和责任感淡泊,凡事都从自己的好恶和需求出发,所以说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在中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就我们日常教育中的好多事情来观察,你会发现这种思维方式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同样看到地上有一片纸,老师要求捡起来时,一个学生说不是他扔的,为什么让他捡,另一个学生乖乖的捡起来,并且幸福的觉得他为班里做了有益的事。一个心胸宽广的孩子必然会充满热情,包括学习,包括待人处世的态度,而一个狭隘自私的学生,这种只为自己着想的思维可能会给他今后的人生埋下很多隐患。
分析了这么多,归根到底这个孩子的主要问题的症结还是在于她把问题归结为“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而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很多问题或者思想的矛盾都可以归结为他从主观上找原因还是从客观上找原因。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教育中真是不可小觑,它其实已经关乎到了这些花季少年树立怎么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懂得自省,让他能通过自我反省来看到自己的问题或者不足,即使有不足也应该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勇于去直面误会、挫折、失败。我们还可以把李晓萌同学这个问题的后果再想的严重一些,如果她经受的是更大的挫折或者误会,她是不是会做出更过激的举动呢?
一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是逐步形成的,一个人的人生观也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所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对于新生的“90后一代”,对他们思维方式、人生态度乃至人生观的教育必不可少,根据对以上案例的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逐步的教育。
1、首先,对于那些凡事总是客观找原因,其实是不愿面对,逃避责任,在平常的教育中为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很重要,要把生活中属于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来,比如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失败等。
2、其次,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家庭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如果学生做什么事情出发点总是从自私、狭隘的一方面来考虑,应该及时和家长沟通,从家长出发来逐步改变他们的一些日常教育习惯。就比如案例中提到的叶晓萌同学,妈妈总以为自己像一个防护网一样罩着自己的孩子,就可以让自己的孩子“看上去很优秀”,其实这只能掩盖孩子的缺点。
3、第三、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班级活动、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有更多的交流融合的机会,让那些思维方式比较健康的孩子去影响其他孩子。比如这件事过后我就在班里组织了“青春,我选择了勇敢”的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告诉学生,勇敢,广而言之,就是敢于剖析自己,敢于去通过一次错误看到自己的不足,敢于自己去承担一份职责或责任,这样方能承担起将来的国家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
4、第四、鼓励学生们读书,从书籍中汲取成长的营养,抒情类的使他们情感丰富,更懂得去关爱别人、理解别人;哲理类的让他们明白人生应该多一些自省;名人传记类让他们想到见贤思齐,要有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报复,而不是把学习的目标看的那么短浅。
一个懂得解读自己的人才是睿智的人,一个懂得换位思考的学生,一个凡事都从自身先找问题的学生一定是阳光的,上进的,这也恰好是我们所倡导的人生观,而一个处处找借口的学生,这种狭隘的思想最直接的就会影到他的学习,所以,我们在学校教育中面对“叶晓萌”这样的学生应该有见微知著的意识,先从疏通他的思维方式着手,意识决定行动,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成长走向阳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