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必须坚信,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他毕竟是青少年,他的内心深处一定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世界。十多年来.我在全国各地反复劝说青年班主任,一定要具备挑动学生自己斗自己的本领。当教师挑动学生内心深处真善美与假恶丑开始斗争、抗争的时候,教师就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找到了自己的助手,凭着这些助手的力量,去管住学生内心深处的假恶丑。
不管学生多气人,多淘气,当他站在你面前时.你都要坚信,他的内心深处便潜在着你的助手。你要穿透学生那使人生气的表情,看到他那广阔的内心。
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
一旦和学生建立了这种互助关系,就会进入左右逢源的教育境界。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2、写日记有利于改变自己、改造自己。很少有人劝自己狭隘、自私、消极、懒惰,精神正常的人一般都在日记中劝自己、鼓励自己要宽厚,要助人,要积极,要勤奋。这发自内心的劝说鼓励同来自外界的劝说鼓励相比,作用更大。
写日记能磨练人的毅力。写一篇日记容易,坚持下来难。特别是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再坚持写日记就更难。而一旦坚持住了,便产生了心理惯性。如某人已坚持写了一年日记,某一天要他停止,他往往不甘心,觉得那是不忠实于自己,积累起来的惯性也不允许,于是他坚持极忙的时候也写。日久天长,磨练出"一不做,二不休"、"不管千难万险,也要坚持到底"的毅力。
写日记,很多时候都是解剖自己,分析自己。现代社会,节奏紧张,人们忙于工作,无暇认识自我,即使只是思考分析,也不如形成文字认识得更清楚、更透彻。人正确地分析、认识、评价自我,才能有效地更新、改造自我。
写日记能提高自己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水平。日记的内容很大部分是对社会的观察分析。写出来,能认识得更清晰。如社会超前消费问题,初写可能是罗列现象,表达不满,再写则可能寻找原因。过一年再写,就可能想出扭转超前消费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年,第84页。
3、第一,要有科学支配时间的计划。在学习之前,把先学什么,后学什么,要用多长时间,都计划好。英国哲学家、政治家培根说过:"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只要我们计划周密,然后按计划执行,就会节约大量时间。
第二,高效运用。达尔文说过:"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魏老师常教育我们做事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要一鼓作气,速战速决,不能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在既定时间内工作做不完,就不能停下休息。还要合理地支配时间,先做大事,后做小事;用大段时间处理较复杂的事情,用小段时间处理容易完成的工作。
第三,精确计算。计算所用的时间时,要认真计算有效劳动、无效劳动、学习效率,并计算其中是否有浪费的时间,是否能再节约一些时间。
第四,迅速改进。改进工作也要有个高效率,要在时间支配计划里计算出还能节约的时间,把浪费的原因找到,尽量减少无效劳动。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年,第146页。
4、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前一支歌中,好处应该是多方面的。
首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受自己意志的支配,随时朝向应该注意的位置。
其次,能增强学生的想像力,能使学生学会将文字符号变为色彩绚丽的图像,甚至变成生动可感的场景。
第三,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热爱美、追求美的能力。
第四,能使学生感受到是处于一种兴奋愉悦状态,使意识、下意识、潜意识更好地合作,使潜意识更经常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服务。
第五,当然最直接的效益是有利于唱一支歌之后那节课的学习。全身心地投入一支歌之后,排除了不利于课堂学习的情绪,使干扰课堂内容的信息得到了抑制,课堂学习效率当然会提高。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年,第172页。
5、科学管理班级,要靠班级的主人们
有人管卫生、有人管做操,有人管字词默写。有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学生来管,各管一项,负责到底。这样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