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体育教学有效布置场地器材“三原则”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8-06-14       发布人:张瑞

众所周知,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布置与利用场地器材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练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布置与利用场地器材呢?笔者认为应遵循安全性、合理性和拓展性等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有效布置与利用场地器材的首要原则。学校用于体育教学的运动场地和场地上器材设备的安全问题是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根源之一。例如:场地不平整、设备的松动、器材的老化等都会成为体育教学内外的安全隐患。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1、及时教育。对初入学的中、小学生应带领他们参观全校所有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向他们介绍各类体育器材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讲清哪些器材适合或不适合他们的使用。必要时对使用者进行保护与帮助的训练。2、科学摆放。器材摆放的范围不宜太大,要在教师的视野内,以便及时调控。做示范用的器材摆放要以所有学生便于观察为原则。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爱护器材的教育,力争自然损伤和人为损坏都降到最低限度。另外,合理替代物可以有效减少伤害。例如,初学跨栏时,用橡皮筋代替栏架,既能消除初学者的胆怯心理,又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3、定期检查。学校要做到定期检查、定期维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在教学前对场地环境、器械还应进行检查,如挖松沙坑、整修跑道、清除杂物等。这样才是杜绝场地、器材给学生带来“安全事故”最有效的方法,为我们加血中有效布置与利用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性原则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合理地使用场地器材,使其能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由于办学条件的不同,学校之间的运动场地、设施、器材条件也不尽相同,有的学校运动场地、设施、器材条件比较先进,有的学校则还比较落后。因此,我们应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场地器材,更有效地为体育教学服务。如有的学校田径场已铺上塑胶跑道或人工草坪,我们除了选择与田径场有联系的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外,还可利用其平整干净、线条清晰、色彩鲜艳、可跑可跳、可坐可卧、可撑可爬的特点设计出多种教学内容;如果体操器械比较齐全,除了教科书上列举的适合所教对象的器械体操动作作为教学内容外,还可利用个器械的性能设计一些对其他运动项目教学有帮助的辅助性练习内容,如利用单、双杠设计出手握单杆或支撑在双杠上做跳远的腾空步(弓步)练习,背越式跳高摆动腿下放的辅助性练习等内容;利用跳箱设计出的俯卧在跳箱上做展髋翻腿的俯卧式跳高或俯卧在跳箱上做背弓挺髋收腹收腿的背越式跳高的练习内容等等;利用体操垫设计出多种滚、翻、跳灯的内容;如果是可折叠的小垫子,还可根据其小巧轻便的特点设计出多种利用其堆摆,拼搭成各种图案的游戏内容供教学使用等等。同样,其他的一些设施、器材也可根据其有关的功能特点设计出适合教学对象练习的内容。如果学校的运动场地、设施、器材条件还比较落后、简陋,除了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外,还可自制一些如水泥乒乓台、简易排球架、简易羽毛球架等设施、器材用于设计教学内容供教学使用。另外,校园内的道路、空地、走廊、台阶、树、墙壁等都可利用起来设计成有关的教学内容供教学使用。笔者就曾利用学校的墙壁设计出多种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均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

三、拓展性原则

场地器材短缺是困扰大多数学校的一个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笔者认为,我们应在安全、合理使用原有场地器材的基础上,对场地、器材和运动项目进行有效拓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场地拓展

首先,以往学校运动场所的建造多是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过于竞技化、成人化。我们可以将标准的田径场设计成多功能的活动场地,增加其利用率;可以将传统的足球场设置多球门或者是小场地加移动式球门的场地等。笔者还在教学中尝试利用不同运动项目的练习场地进行同一种教学内容的练习、游戏或比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多项目的规则、技能的整合。其次,很多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场地严重不足的情况,我们可以利用周边地理条件进行体育教学。大自然的各种地理地形资源都可以为我们体育教学所用,而且周边环境是我们最经济、最有效的绿色体育课程资源。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农村的土堆、打靶场的有利地形,让学生进行攀爬运动与户外郊游相结合,从而使枯燥的耐久跑等项目得到形改而神不改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在田野上放风筝,有山地方可以选择登山,有较浅河流的地方可以游泳。而有的学校附近的企事业单位、社区拥有较充足的体育场地设施。但是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形成浪费。我们可以开创一种新的体制——社区学校的运动场和周边单位员工的健身场地一体化,二者的体育场地设施都彼此开放,共同管理、共同使用,从而达到体育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体育资源。

2、器材拓展

体育场地器材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物质保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尤其是较为贫困地区的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水平较低,且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较大。因此,体育场地器材多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十分重要,具有重要的课程价值和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如:常见的跳绳,可以用来各种跳绳运动,可以用做角力的工具,可以用于绳操练习,可以用来进行跳跃练习,也可以把它制成绳球用于投掷。又如:栏架不同的摆设,其所起到的作用功能也不一样。常规的摆放可以用于多种跨跳的练习,侧放可以用于先生钻、绕的标志等。我们还可以将日常用品运用于教学:如空饮料塑料瓶装满沙土制成沙瓶,或将其用作轻器械进行沙瓶操练习;用用树桩拴绳子制作拉重物跑;色拉油桶装水制作壶铃;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用废旧布和豆子或沙子制作沙包;校园里的水泥道沿可以代替平衡木,让学生在上面作平衡走跑练习等。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敢于突破常规,多视角的去发现事物的特质。

3、项目拓展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易接受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引入一些新兴的、且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很低运动项目,如街舞、跆搏等项目。体育教师要学会在引进这些项目的同时加以改造,使它符合学生的能力、需要、身心特点等。如:笔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把简单的街舞动作融于篮球基本技术动作教学中,增加了学生的学练的兴趣、协调能力,使体育教学成为学生展示、提升自我的过程。再有,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间体育项目和新课程标准教学时在对增强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效果上是相同的,有些指标前者还好于后者。不但如此,一些民间体育项目还可以扮演解决器材缺乏的问题、迎合学生需求的角色。例如:笔者把踢毽子运动加以改进引入到体育课堂上,发动学生对毽子进行改造,使其形状多样化且具有更多的弹性。学生可以进行下肢的各种练习,也可以进行头部及腰部以上部位(手除外)的练习。学生练习的花样繁多。笔者在学生进行基本技术的学练后,结合创设各种比赛场地进行分组比赛,使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素质得到发展。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