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构想和实践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8-06-08       发布人:郑勇

关键字: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集动手能力和兴趣培养的课程,如何在课堂上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需要长期的摸索和反思。

现在先介绍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环境,中考总分中统测占10分。从初一开始家长和学生都不会把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同等对待。这样也就使得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有一定的困难。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就是玩玩游戏、打打字就行了。其实不然,信息技术其实就是一门技能课,每个模块的设置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哪?根据查阅资料和吸取他人的经验有些不成形的想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都体现在效率上,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是理论和知识点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只有在知识点明确掌握的情况下才可以正确完成操作。所以知识点的提出、提炼尤为重要。往往课本的知识点满足不了需要,就使得我们必须依靠网络资源补充,加入一些现行的知识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             初中信息技术资源和网络上的资源的融合又是如何体现的哪?这就体现在操作题或者实践题的选择上。如果按照课本原来设置的操作题对学生来说可以很轻松完成。但是事后这个技能或这个模块他还真的掌握了吗?

三、             课堂结构的把握在有效教学里也显得很重要。知识点、易错点老师以课件形式展现后,这个时候学生已基本到了课堂的烦躁期,马上提出几个小的操作题,请那些不怎么专心的学生做课堂演示,从而在强调课堂纪律的同时把知识点和易错点又再次展示,做到一举两得。

四、             在后面的全体学生的操作题练习时,题目的选择必须紧扣本节课的内容,亦可添加上节课及下节课的少量内容,使一些掌握快的学生不至于早早做完无所事事,(对于没讲的知识通过课本的自学完成超出部分的练习)题目的选择要面对大多数学生的能力设置,做到在下课前都基本能完成并提交。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应及时在教室内进行辅导或安排能力好的同学辅导,使大家把问题都消化在本节课。

五、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每个学科都由该有自己的特色,如果生搬硬套只会形似神不似。在操作动手能力强的信息技术课程里,如果能通过互联网完成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就更完善了。学生会预先知道每节课都要学什么、练什么。(国外很早就实现了通过互联网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程安排与学习)

以上是近期的一些关于有效教学的想法,而有效教学之学案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摸索和反思从而达到高效课堂。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