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密度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7-12-20       发布人:杨小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单位和公式.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记住一些常用物质的密度.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体会利用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2.引导学生领会在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和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

    2、教学难点: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托盘天平和砝码.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向学生展示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出示后放在讲桌上),并提问:①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②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分辨的.

学生交流讨论后,积极发言: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等,就是物质的不同特性.依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教师再出示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区别它们.

生思考:从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不好区分,能不能利用一种更好的判定方法来区分这两种物质呢?

师趁机引入新课:好,我们今天就介绍一种新的区分物质的方法——密度.

   (二)新课教学

      1.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我这里有颜色、体积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如果能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是不是可以判断出哪一个是铁块,哪一个是塑料块?

生思考、交流:①用手掂量一下就可以区分开;②用天平称量(也可以拿出一个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分别把两物块放在两盘中,下沉的那端是铁块.

回答正确.下面就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帮忙鉴定下.(教师出示一台天平,指导学生演示操作.

由此可见,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其中铜块、铁块、铝块的体积都是10cm3),研究一下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否相同.

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并让其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

板书:结论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讲解.

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多媒体课件)

1)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猜想与假设:

学生甲: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相等.

学生乙: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针对学生提出的假设,教师要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验证.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①从以上的猜想出发,取铜、铁、铝、肥皂等几组物体中的一组作为研究对象,每组物体的体积不同.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列出表来,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做出图象,并分别计算每个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在实验前,要弄清实验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如分工要明确,要严格按照

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操作,读数时要认真、细心,以及如何记录实验数据等.

②实验方案: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测量不同体积(圆柱体)铁块的质量,记录数据,作出图象,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分工合作共同收集证据.(以小组为单位,不同小组选取不同的物质进行测量.

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数据投影展示,并让其小组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并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

板书:结论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3、密度的概念和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概念和密度的单位

       在以上实验探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是不同的。

板书:

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用符号ρ表示.

2.密度的定义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中各个符号的意义及单位: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

请大家阅读教材P114“小资料”,看看有什么规律.

1:一般来说,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

2:通常,固体的密度大,液体的密度次大,气体的最小.

3: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最大.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同一种类物质m V 的比值不变,即ρ值相同,不同种类物质的ρ值一般不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多少、体积的多少无关.不能简单地说,物质的密度ρ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跟体积V成反比.同学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一些物理公式,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要学会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从教材密度表中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生:它表示1m3的水质量为1×103 kg.

板书: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2.水的密度为1×103kg/m3,表示1m3的水质量为1×103kg.

【例1】(多媒体展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解析:A选项中,当砖块被一分为二后,密度不变.B选项中,密度大的,质量不一定大,比如金戒指密度大,但不如一桶水的质量大.D选项中,1kg棉花和1kg铁,密度不同,但质量相同.

答案:C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课本中物体的密度,要附上常温常压状态下?(学生思考并讨论).

教师总结:我们在前面“物态变化”章节的学习中,知道了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当温度(物质状态)变化了,体积要发生变化,而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因此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就变了,即密度变化了.当气压变化了,体积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气体变化更明显.所以在说物体的密度时,要附上一定的温度和压强.(若无具体说明,一般默认是常温常压下.)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