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参加的是“银川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地点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在一个传统的并不豪华的教室进行学习,老师告诉我们,不是没条件,而是校长立下的规矩,培训来的同志都是学生,体会下学生一整天坐硬凳子的感受。他要我们先劳其筋骨,困乏其身,然后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由于是假期,我们没有到中学听课, 8天都是非常严格、辛苦而又充实的讲座,一天上课六个小时,没人叫苦、叫累,尤其是一些老教师,给我们年轻教师做着很好的表率,他们也在积极听讲、做笔记。
在培训学习时,我不断联系着我校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和思考,思考自己如何实施并改进自己多年来践行的一些教改方式。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在质疑新型的教学模式,我比较纠结要不要坚持下去,在思想上想极力得到帮助和指导。每当我纠结时,都能直接或间接得到一些领导的指导和对教改的肯定态度,像王毅校长、付主任、杨主任,都曾经给予我指导。安校更不用说,极力主张学案教学。于是我像吃了定心丸,继续摸索前进!这次的培训学习,更像雪中送炭,它坚定了我践行教改的信念,也给了我信心!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当我听到华东师大数学系博士邹家晨讲的“数学史与数学教学”时,引用了这样一段话,用来形容当时学生心目中的数学:如果又一场洪水爆发,请飞到这里来避一下,即使整个世界被淹没,这本书依然会干巴巴。我的心弦被触动了,是啊,我们应该不辞辛苦,给数学教育输入新鲜血液!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我给大家读两则学生写得随笔,大家就会明白。
1.小学数学是我在数学这门课中唯一的光辉历程。我对于数学的学习用“恐惧”二字绝不过分,尤其是从高中开始。尽管在升学的激流下,我也曾执着过,努力过,但数学分数回复我的永远是永无止境的红色,包括我的高考。进入大学的第二学期,当得知要学数学,我的感觉……就是顿时无语,无法用任何词汇来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2.面对一大堆数学符号,犹如面对奇形怪状的石头。相对无言,惟有汗千行。从此,数学一病不起,在我的世界中永远如同患了痨病一般,无药可治得让我深恶痛绝,想的最多的就是赶紧逃离与它有关的世界。终于等来了高考结束,气息未平,便气势恢宏地把与数学有关的任何资料全卖了个一干二净,还换了十几块零用钱。本想进入大学该永远和它一刀两断,未想,今又与它狭路相逢,感觉真是冤家路窄,终是逃不过这劫。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当我听到华东师大教科院副教授郁晓华老师讲“慕课、微视频与网络研修”的讲座时,提到现下正在流行的慕课、翻转课堂、微课时,我想,这些形式的教育也算是给教育输入的新鲜血液之一吧。但是,对慕课、翻转课堂、微课也有权威专家发表不同的看法。
在华东师大终身教授钟启泉(兼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等)老师“静悄悄的课堂革命”的讲座中,钟老师说:慕课就像一股“妖风”,一会儿又是翻转课堂。他说翻转课堂就是个“怪胎”!钟教授是有一些批判色彩,但是并不否定课改。因为,他说,翻转课堂在美国、日本确实很好,但是在中国,真的能实现翻转吗?我们首先要翻转思想。其次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再次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不要听风就是雨!我想,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没有对错,我想,我们更需要的是实践!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形成了许多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是一谈转变,就什么教育思想和观念都要转变。而是要大胆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从实际出发,批判的继承并探索适合当下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事实摆在眼前,传统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合这群孩子了,我们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不论实施怎样的教学方法,我们首先都应钻研教材,读透课本,融自己的思想见解于教材中,多学习,多与同仁交流。
我,一直主张并践行先学后教,但是不绝对化。先学后教要想实施的好,我们就要在课前花心思,编写导学案,也即备课。而导学案要想编的精,符合课堂实际,就需要团队协作!编写导学案和课堂建设,是我们实施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两方面工作。
首先说说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计是课堂学习效率高低的前提条件,要突出“导”。有效预习的前提是要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导学案。而且不可忽略导学案中的创设情境。
或许起初教学,不太注重情境导入,当多年经验积累后,我越来越觉得,尽管学生是提前自主学习,但是情境导入是不可省略的一个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创设恰当的情境不失为一种良方。好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丰富想象,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行为,促进师生达到和谐统一;好的情境能改变平铺直叙的刻板式说教。
还记得,我在讲“平面”这一节时,创设情境中引入了一段话: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如来佛对孙悟空说:“你一个跟头虽有十万八千里,但不会跑出我的手掌心”。结果孙悟空真没有跑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孙悟空可以看作是一个点,他的运动成为一条直线,大家说如来佛的手掌像什么?
这段话很快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并且也形象的说明了平面的特性。
新课导学
新课导学主要是导引学生浏览了解课本知识,初步感受本节的学习重、难点,为第二天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内容大概有:①学生自主完成的基础知识,课堂上几乎不讲的内容。②教师点拨辅助学生(或者学生探索性)完成的重难点或典型例题,这是教师课堂上重点点拨或讲解的内容。③以学生讨论为主的练习与巩固,这是由学生合作完成的内容。④选择性的课堂展示。
其次说说课堂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便是讨论。讨论是交流;讨论有教育意义;讨论是反思性的;讨论是结构化的,有组织、程序和步骤;讨论是团体的。
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可以是组间合作,也可以是组内合作。有时让同层次同水平的学生在一起交流讨论,也可以是学习能力强的带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一起进行讲解式的讨论,也即所谓的兵教兵;有时让学生自发组组,尤其高三的学生,习惯已养成,实践过的老师,应该不少见到这样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窗台跟前围成一组的;桌子旁围一组的;黑板前组成一组的;也有与老师围成一组的。学生边讨论,边计算,主动、积极而又热烈,几乎全员参与。学生讨论时,教师有时会随机参与到某一个自发组的讨论中,有时巡视,全面监督。我在让学生讨论时,是站着讨论。(当然我们的生源比现在高一还要差很多,为了杜绝睡觉,调动学生,不得已之举)。但是经过两年实践,我发现站着的效果真的比坐着好。只不过,我践行的时候一个班才50人左右,相对70人的班额肯定好操作。不管哪种方式,都需要老师和班干部有效的组织、监督和落实。
讨论的优缺点
优点促进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促进态度改变和发展;
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
缺点:难组织;效果难把握;过程难控制,教师会丧失权威;班级规模太大。
再次说说正确叫答。
教师必须掌握正确叫答的方式。教师提问后等候回答的时间叫等候时。研究发现,多数教师提问后叫答时间平均只有1秒。国外研究的建议低水平问题等候3-4秒,高水平问题等候15秒。
过长会浪费时间,失去对课堂的控制,过短使学生无法反应。
提问后再叫学生,避免先叫学生再提问,使学生紧张听不清问题。
给学生同样的机会。教师倾向于叫优秀的学生回答,担心差生回答问题影响教学进程。应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给学生同样的机会。
有效反馈
对学生回答留下第二等候时,在学生回答后不立即评论而留下补充时间。不要急于提新的问题,或叫另外的学生。
对学生回答必须做出反馈,不管正确与否。不要挖苦回答错误的学生。
认真倾听回答问题的学生,善于运用非评判式的手段,运用语言手段或非语言手段,鼓励犹豫不决、吞吞吐吐的学生。
最后,教改工作任重道远,我愿与广大同仁一起,执着探索、努力追求!最后,我想用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老师的一段结语,作为我心得体会的结语: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旗帜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开启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一个“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的新时代。尽管我们的改革面临诸多来自旧观念与旧体制的抵抗,但多元的声音所激起的对话、论争与交响,终究使我们看到了新世纪“学校文化”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