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空间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空间
如何 教学《昆明的雨》?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9-12-31       发布人:马莉

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形式的路径一般有三:体性、类性、篇性。以《昆明的雨》为例,我认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确立“教什么”。

一、应体现体性(语文学科的本体)——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种差。

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就在于,其他学科侧重于研读“讲什么”,而语文教学侧重于研读“怎么讲”。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至少要知道是在“教语文”,而不是教“道德与法制”,不是教“地理”,不是教“历史”。语文学习,就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文字表达个性化的情感,最终达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不能“重复学生的已知”,一味地解读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总是在文中的“景”“人”“事”上打转。按照八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读出这些内容并不难。学生能自行解决的,应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梳理和把握。学生学语文的基本点在于如何理解作者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比如,本文中,开头的作者写为宁坤创作的一幅画,就不能孤立地理解为“引起下文”,而应该观照全文,尤其是在文章末尾处的一首诗,这样的“诗画首尾”结构,从谋篇布局上说,其实是体现了对中国文章传统的继承。又如,作者反复说“我想念昆明的雨”,其实是“我想念昆明”,为什么题目不用“我想念昆明”呢?这里又体现了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所说的:“山的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的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汪曾祺借雨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小酌的友人来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这与“赏花归去马蹄香”一个精神。朱自清的《春》借“春草”“春花”“春雨”“春风”等几幅图来“绘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借“小山”“小雪”来赞美济南冬天之美,都是深谙传统创作之精髓,可谓异曲同工。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散文,诠释了他对中国文化传统深入灵魂的热爱。 

二、这是一篇散文,当然要教出“类性”。散文教学既不能陷入“形散神不散”的陈词滥调中无法自拔,又不能简单套用几个板块,与小说、诗歌、剧本的学习方式和阅读方式混为一谈,把散文教得不像散文,搞得教学天下文章都一个模式。散文教学的一般特点,用王荣生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分享作者独特的情感”。

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强调的是抒发真感情。汪曾祺对昆明的情感是“爱我所爱”,至于他人是否也像汪曾祺那样喜欢,不是语文学习应该探讨的问题。常见有老师喜欢在阅读教学课的结课阶段说“通过阅读这篇文章,相信同学们也喜欢上昆明了”,纯粹是无稽之谈,故弄玄虚。学习了一篇文章,产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固然可喜,但喜欢或不喜欢昆明(或其他地方,或其他景物),不是一篇语文学习的目的,也不是一篇文章的教学所能达到的——语文教学不能夸大其词。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占有”作者的情感,也不是“认同”作者的情感,而是“分享”作者对昆明的情感。

事实上,据了解,学生对昆明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地理教材中的“四季如春”的空洞概念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昆明,对昆明压根无法产生什么感情。但这不妨碍我们学习《昆明的雨》。教学中,应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何对昆明情有独钟,又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汪曾祺的“昆明情结”何在?汪曾祺19399月至19469月在昆明求学、工作生活了7年。这七年在西南联大求学和后来的工作给他的人生带来深远的影响。他在《觅我游踪五十年》中曾自述:“我在昆明呆了七年。除了高邮、北京, 在这里的时间最长, 按居留次序说, 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少年羁旅, 想走也走不开, 并不真的是留恋湖山,写诗 (应是偷诗) 时不得不那样说而已。但是昆明的湖山是很可留恋的。”(汪曾祺.汪曾祺自述[M].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2:171-172, 10-11.

引入上述文字,大抵可以让学生懂得作者的情感所依。我们平常教学生写散文,无疑在情感上是有储备的,否则就会言不由衷,虚情假意,说空话套话假话,为文而文假抒情,“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三,还要教出“篇性”。既然是汪曾祺的散文,那就教出汪曾祺散文的特点。散文与散文是不一样的,大凡名家散文,往往都会体现了“作家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追求。

因此,阅读教学应从作家“自己的句子”入手。比如,我们说读散文,往往都会知道这是周作人的散文,那是鲁迅的散文,另一篇是老舍的散文,盖因其鲜明的个性化标志。要读出作者个性化的言语特征,就是读懂作者“属于自己句子”。正如作家陈忠实所言:“作家倾其一生的创作探索,其实说白了,就是海明威这句话所作的准确又形象化的概括——‘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那个‘句子’只能‘属于自己’,寻找到了,作家的独立的个性就彰显出来了,作品独立风格也就呈现出来了。因为对于世界理解、艺术追求的差异,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景观和风貌,也便都有自己的句子。”

比如,本文的篇性即“淡而雅”。用教材“阅读提示”中的话来说就是:“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这句话其实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着眼于选材方面,都是生活中的凡人小事,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比如文中所写的人物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以及莲花池边小酒店的与友人的小酌,前两者连姓名都语焉不详。这些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展现都是作者热爱生活的表现。用汪曾祺自己的话来说:“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汪曾祺笔下所写的人, 是按照美的原则进行生活的, 他笔下的小人物无一不是热爱生活的, 即使身份卑微, 也善于在生活当中寻找诗意和审美。汪曾祺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平民作家, 将自己散文的目光定位、聚焦在凡人小事, 他用自觉的平民意识抒写对生活中凡人小事的赞美。

第二层意思则是表现手法上的,体现在语言风格上就是“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这句话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语言朴素自然,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如文中的句子:

1)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2)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从摘录的语段中可以看出,作者用语简单平常,“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下起来没完”,“气压不低,人很舒服”,“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一点儿也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连修辞手法也没有用,可见其语言之“淡”。

其次,虽然语言是平淡自然,但不是粗粝的,不是浅薄的,不是庸俗的。比如,文中写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叫卖场景就很有诗意,可见其语言之“雅”: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 戴一顶小花帽子, 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 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 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 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这段描写非常具有汪氏语言的特征。苗族女孩装扮“戴一顶小花帽子, 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写的是小女孩的生活并不随意,颇有民族特色之讲究;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地吆喝一声,请注意,这里的“一角”“不时”足见苗族女孩卖杨梅时的状态,不仅是为了卖杨梅而卖杨梅,因为她没有选择在闹市口,大庭广众的地方。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一副远离尘嚣、怡然自乐、享受生活的画面。又如,小女孩的叫卖声“卖杨梅——”,其情态,其声调,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声音娇娇的。他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如此的诗情画意,岂不令人动容?作者笔下的这些凡人, 都是浑身散发着诗意的人,他们追求淡泊, 力图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 精心营构自己的诗意生活,而这些,都是作者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所描述出来,才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柔软的感觉。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