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适合微课教学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知识具有抽象性、微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高中生物抽象的概念多,微观知识点多,基本原理多,记忆的知识也多。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如果适当使用微课,可让学生认识精彩的生物微观世界,提高学生的微观想象力。例如,细胞的结构,细胞如何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等,要学习这些知识就需要微观想象力,微观想象力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特征和要求,通过微课可以架设从微观到宏观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力,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微观知识宏观化,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微课制作的目的主要是启发教学,为学生解惑,或者教学资源的分享,一节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一个知识点,因此授课内容的选择,是微课成功的第一步。那么,高中的哪些知识点适合作微课?
我认为选择标准有:首先,这个知识点是教学重难点问题,且已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也可以是一些实验活动等,例如:学校没有条件做的实验,例如,必修一中的《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必修二中的《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必修三中的《模拟尿糖的实验》、《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或者做完效果比较差的实验,如必修一中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其次,微课要使用多媒体表达,因为选择的授课内容要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精彩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资料。例如:必修一中《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就是以分泌蛋白为例讲解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必修二中《基因的表达》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适合加入丰富的转录和翻译的视屏,知识讲解,理解就相对简单。最后,在一些教学环境的学习活动和认任务中,也适合用微课呈现。例如,必修一中《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渗透作用》《有丝分裂的实验》,必修二中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的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必修三中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至于学生能够通过自己阅读教材就可以理解的内容则不需要也不适合做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