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初中英语阅读中几种常见的阅读策略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9-12-26       发布人:冷梅
一、预测

    预测(Prdection)是阅读过程的重要一环。根据阅读过程的互动性理论我们能够得知,阅读不是被动地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的预测一验证与修正一进一步预测的循环过程。阅读过程中,读者经常要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等线索,对文章的主题、体裁、结构以及相关的词汇实行预测。

    对文章主题(文化、科普、经济、政治、历史)和体裁(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的预测能够借助文章的标题。

是按文章惯常的组织方式,把握文章的脉络。一般来说,文章由三绝大部分构成:开篇、正文、结尾。其中,正文部分还不免会有过渡承转的词句或起衔接作用的段落。通过语篇连缀词、关键词等过渡承转手段,读者能够轻松地跟踪作者的思路。对于没有题目的篇章,作者往往通过开篇或结尾来锁定文章的主题。除了在篇章层次上实行预测以外,还能够在段落层次上实行结构预测,即利用段落的组织特点,把握作者的思路和重要信息的位置。文章段落的扩展方式有: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过程顺序,或例证法、定义法、分类法、因果法、演绎法、归纳法、比较与对比法等。熟悉段落的扩展方式对于捕捉主题句和划分段落层次十分有利。比如以演绎法展开的段落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逐层论证;而归纳法的中心则可能要到段尾才能出现。句子层次上的结构预测能够协助读者忽略冗余信息,从而大大提升阅读效率。

二、推侧词义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不理解的单词、词组等,或者是原来理解的单词词义在文章中有了新的意义,在这些时候,是否能准确地推测词义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在阅读过程中猜测生词意思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之一。通常,我们是通过上下文的内容信息、话语所处的客观环境提供的信息以及我们对词汇结构的一些知识来推断词性和词义的。

    (1)根据定义线索猜测词义。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很多论说文的作者在论述概念时常常就出现的生词、词组或术语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经常使用一些标志性的短语,如:to be, which menas, that is, be known as, be called等,通过同位语的形式表现一个单词的意义。有时作者也使用醒目的字体,如斜体或黑体,或使用逗号、冒号、破折号、括号等标点符号标记下文的定义内容。

    (2)利用举例线索

    作者有时候举出一个或一些例子来解释某个词语,这个(些)例子就是举例线索。通过举例线索,读者虽然不能知道该词的确切意思,但其大概意思范围是清楚的。这些例子通常是由表示例子的引导词引出来的。这类词有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like; including等。

    (3)利用同义词和近义词猜测词义。通常情况下,英语避免重复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一些常见的同又词或近又词的标识词语有:or, like, similarly等。在阅读的材料中,一些反义词(组)往往被用来揭示事物的不同点,形成鲜明对比,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常见的反义词语境线索有yet, but, unlike, however, although,not...but, instead of, while等。

(4)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

在缺乏上下文的情况下,相关构词法方面的知识也能够提供推测词义的线索。作为单词基本组成部分的词根的前后能够添加不同的前缀和后缀。通常,前缀改变词的词义,后缀改变词的词性。

     (5)根据常识、日常生活经验来推测词义。

    三、识别指代关系

    文章中的指代关系是抓住作者思路的又一有效手段。作为一种语篇连缀手段,指

代关系的作用仅次于关联词。在复杂的句子或段落中注意it, he, them, that, these, those这样的代词就不会容易失去线索。指代关系有回指和下指的区分。回指是作者为避免重复,使用名词、代词、副词、助动词替代上下文中提到的名词、时间、地点、动词,或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替己出现的名词、形容词等。在以it作为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的句子中,则是一种下指的情况。

    四、寻找主题句

    文章段落是由句子组成的,而句子又总是围绕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思路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段文章内容中往往都有一个表达主旨的话,即为全段的核心或关键,其它句子都是围绕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实行表述。段落中出现这种表达主旨的句子就是中心句。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准确地把握段落中心句,对于理解文章段落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阶段,阅读材料一般结构比较清晰,通常情况下,中心句出现有三种情况:一是出现在段落的开头,即在这个段中,首先用一句话对本段的内容实行概括或揭示,然后再具体介绍或分析,这可称为“首括式”。把中心句置于段尾,具有总结式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可称为“尾结式”。三是出现在段落中间,这种表现形式是在段落中间安排一句话统领全段,这可称为“中领式”。也会出现没有中心句的情况,但没有中心句,并不代表没有中心意思,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读者自己总结了。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寻找中心句的练习很普遍。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这样的练习往往被教师忽略。

    五、利用语境理解文章内容

    利用语境除了能够推测生词意思外,也是预测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胡壮麟(1994)认为语境能够归纳为三类: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指篇章内的上下文;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指与目标篇章相关的篇章之外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篇章产生时的氛围、事件的性质、参与说话者之间的关系、交际媒体和交际意图等;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指说话人所在的言语社团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价值观等。

    语境制约着篇章内的语言单位的选择,意义的表达与理解,词汇的意义必须在篇章中才能精确,具体。没有对篇章语境的准确理解,就不可能对篇章做出符合作者意图的解读。所以要弄懂篇章的语义,首先应从语境着手。语境能够协助猜测陌生单词的含义,能够解决省略,语言模糊或歧义现象,提升阅读速度和效率;语境能够协助预测篇章的意义,推测后续行文的表达走向,表达重点时空走向,以及隐藏在语篇深层的逻辑线索等;语境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实行预测的逻辑联系信号语,如文章标题,文章的主题句等,我们能够根据这类语言预测整篇文章的大意;语境还有助于理解与文化相关的词语,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文化的符号,语言形式反映了社会文化。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