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历史课堂教学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9-07-04       发布人:刘立

 一.逐步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它的颁布,预示着教与学的探究,对我们现有的历史教学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把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切实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知识传授不再是教师的唯一角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例如我在初一第一节历史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中讲人类的聚集的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用“星罗棋布”这个成语?由此提出问题。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先看图,大约两分钟后我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又直观的地图到详细的材料,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学起来极感兴趣又简单、同时又在潜移默化的掌握一种学习方法。

教学也需要现代化。在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恰当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首先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即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思想和对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到实际历史教学中的畏难情绪。让多媒体容量大、直观、快速展现的优点充分体现。比如,我们的许多教师现在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一些教学软件,其作用不仅仅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是要考虑学生面对展示内容如何学的问题。要设计好提问问题、提问的切入点表述的语言。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历史教学多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教学多为知识单向传递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接受能力等不被重视,直接影响到历史教学的质量。

    改变历史教学这种状况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历史教学必须由单项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多元交流,即把教师一人唱主角的课程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现阶段我校的四段六步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但我没有实践,只是一种感觉。为此,历史教学不再只关注知识传递,而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按我校现在准备推行的学案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