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万紫千红总是“读”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9-06-28       发布人:何春玲

语文新课标总目标说“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语文课首先展现给学生的是一行行文字,如何把冷冰冰的文字转换为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文字,这需要学生去倾心的阅读,这是生命的本色阅读。所以语文课的第一步是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向下一步的学习迈进,而且不是一次阅读就能完成对文本的了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必须重视一个“读”字,如何去读呢?

一、范读,读出作品的情感之美

虽然现在新课改倡导以学生自学为主,但是语文课的范读还是必要的。因为语文课所选的作品多是成人之作,而学生却是少年,凭着他们的人生阅历,一般很难读出作品的神韵。比如朱自清的《春》,文笔优美,生意盎然,传达出一种喜悦欣然,轻松浪漫的情调,如果教师不进行范读,学生一般是很难读出那种春意盎然之美的,如果通过配乐朗诵范读,让学生在听读中进入情境,那么对于文章的欣赏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激情的范读,让学生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侠肝义胆,让学生听“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豪情壮志,让学生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让学生听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理想……范读,引领学生走进语文情感大世界,去体会文学作品的情境之美。

二、朗读,读出文章的意境之美

语文课如果没有了读书的声音,就像是没有歌声的乐谱,就没有了音乐的声之美。再美的文章,如果不朗读出来,我们就感受不到它的独特的美。特别是优美的散文,诗词歌赋,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奇景的辽阔意境之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高远境界之美;“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奇异变幻之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特想象之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中不着痕迹的比喻之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以鱼衬水之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一句一个季节的精炼而经典的描写……可以说文本中优美经典的部分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感悟其中优美的意境之美,这些优美的句段往往具有文学艺术的三大美感:形式美、音乐美、绘画美。所以我们要通过声音传达出作品独特的音韵之美,通过视觉、思维、想象欣赏它们的形式美与绘画美。

三、诵读,读出学生的个性之美

当学生对一篇美文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程度,就可以向阅读的最高境界诵读发展。学生了解了文章的精华美处,情感思想,就可以通过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感悟来处理作品的朗读,对文章进行诵读,也就是朗诵,在朗诵中完成对文本欣赏的升华,思想的升华,情感的升华,意境的升华。

四、齐读,语文课上的天籁之音

新课改新思想新理论,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是科学的,因为唯有开动学生的大脑,才会有真正的学习。于是公开课上,齐读成了众矢之的,一些专家,研究家,领导,开始批判齐读,认为语文课上的齐读是华而不实,走过场,喧热闹,学生属于低效阅读,没有什么意义。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也许有的文章不适合齐读,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但是其中的经典语句、段还是可以齐读的,大家一起读,可以读的效果,加深印象,突出重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我们在欣赏诗词歌赋时,我觉得齐读不但需要,而且是非常的必要,语文课让学生齐读优美经典的诗词歌赋,句段名篇,真是一种听觉的盛宴,犹如天籁之音,沁人心脾,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畔。齐读是语文课上的交响乐,是师生与作者心灵共振的展示……

五、品读,语文课靓丽的风景线。

语文是一个大世界,语文中可以投射出百味人生,语文课显现的天文地理,万千宇宙,尽在语文的大世界。语文之美,美在它的博大,美在它的精深,美在它的语言,美在它的字里行间,美在它的章法排布,美在它的思想内涵,美在它的意境深远,美在它的独一无二……语文中经典的东西永远都不会改变,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心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清照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古典文学之美,犹如绮丽瑰宝,日久弥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艺术的璀璨,在学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欣赏,它独特的魅力,并能做到古为今用,通古博今。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总之,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王国,去朗读,品读,诵读,研读;读出真,读出善,读出美。通过读,去发现,去欣赏,去探究,去创造……语文童话般的美丽,哲学般的深邃,音乐般的通灵,绘画般的神韵。语文课堂,读为基础,读为特色,读出情感,读出思想,读出神韵,读出高雅,读出品格,读出人生价值,读出人生方向,读出自我风采,读出卓越超凡。语文课之本色——读,唯有读可以铸造语文万紫千红的春天,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天堂,追逐七彩的人生梦想。

 

上一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下一篇:期末总结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