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七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9-06-24       发布人:张咏梅

 题目:七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摘要:分析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以及口语交际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从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创设教学情境, 搭建口语交际支架;开展互助合作,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信息差, 开展有意义的口语交际活动等四个方面探究农村七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认为七年级英语教师要结合口语交际课程和学生的特点, 利用信息差巧妙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引导学生交流合作, 开口讲英语。

  关键词: 七年级英语; 口语交际教学; 七年级英语教学

 

  引言

  小学生在升上初中后, 往往不够自信, 不敢开口说英语, 尤其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在课堂上习惯沉默寡言, 久而久之, 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会逐步下降, 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鉴于此, 七年级英语教师应探究培养初中起始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为他们创设教学情境, 营造英语语言环境, 搭建多维互动的交际平台, 让其在乐中学、在玩中用”, 从而促进其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是七年级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课程改革强调要重视英语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下面,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农村七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活动。

  一、鼓励学生大胆开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学生。要想真正地了解每一个学生, 教师就得用爱心去滋润他们的心灵,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很多农村学生因为发音不准、表达不地道、怕被别人笑话而不敢开口说英语, 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英语成绩低的学生。因此, 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爱好、兴趣、闪光点、学习情况等,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对于难度较高的问题, 选择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 对于较简单的问题, 可以留给成绩比较低的学生,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 多与学生接触, 和他们谈心, 与其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 使其信任自己, 从而促使其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人教版 (Go for it!) 《英语》七年级 () Unit 2的教学内容是关于My family话题的口语交际。笔者提前给学生布置了用自己家庭的照片练习英语, 互相了解对方家庭成员的任务。在上课的前一天, 悄悄地问学生A:“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Do you have a sister?What is her name?...”学生A依次回答:“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family.Yes, I have a sister.Her name is...”但当笔者让其在课堂上站起来回答时, 学生A表示不敢。于是, 笔者鼓励他:“你一定能行, 说不好也没关系。在课堂上, 学生A用英语流利地介绍了他的家人, 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一紧张说话就结巴的学生, 教师要和蔼可亲地鼓励他们, 消除他们的紧张感, 可以这样说:“Don’t worry.Speak slowly, and you’ll make it clear.”对于性格腼腆、低声细语的学生, 教师不可责备, 而要耐心倾听, 并及时鼓励:“That’s great.If it sounds louder, it’ll be better!”总之, 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让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 逐步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 搭建口语交际支架

  交流是学习英语的目的, 情境是交流活动的基础, 语言的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情境。因此, 要想让学生融入活动, 有事可做, 有话可说, 教师在设计交际活动时需要创设学生熟悉、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

  () 模拟生活, 创设虚拟情境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模拟生活场景, 寓教于乐, 让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际活动。例如, 把课堂模拟成商场、医院、马路、邮局、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 创设购物、就诊、问路、邮寄、就餐、买票等情境, 从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较快地集中注意力, 进入学习状态 (李兴翠2003) 。此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在学生学习谈论物品、询问价格等有关购物的目标语言时, 笔者在屏幕上播放了一段事先拍好的视频, 画面中出现了笔者在超市购买学习用品 (pen, pencil, ruler, eraser, pencil box, sharpener, book, dictionary, schoolbag...) 的情节, 视频结尾是笔者手里提着几个购物袋。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 笔者提出问题:“What did I buy?What’s in the bag?”要求学生大胆猜测。之后, 通过PPT逐一呈现打开购物袋的图画, 向学生展示了学习用品及其英文名称, 与此同时, 学生脱口而出:“Wow, a pencil box!An eraser!...”接着, 笔者追问:“Guess!What’s the price of the pencil box?How much is the ruler/...?How much are these pencils/...?”在学生回答后, 笔者给出真实的价格。然后, 笔者又抛出了一个问题:“How much are all these things?”学生经过短暂计算后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They are...yuan.”还有些学生问道:“Where did you buy them?They’re so cheap!”“I don’t want to buy school things in the supermarket, because they’re too expensive.”笔者因势利导, 要求学生拿出自己所有的书本, 并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4, 轮流扮演店员、顾客, 把教室模拟成书店进行购物交际活动, 课堂气氛很活跃,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塑造角色的乐趣。这样的教学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 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自然习得并运用语言。

  () 借助生活, 创设真实情境

  家庭、学校、社会是构成学生生活的基础环境。从狭义上讲, 学生的生活也包括当前的社会时事、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爱玩的游戏比赛、感兴趣的电视电影、喜欢的音乐绘画作品等。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口语交际活动最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创设活动情景、设计口语交际话题时, 要充分考虑话题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实际生活环境, 以便学生有情可表, 有话可说。

  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话题, 有助于学生情动而辞发。例如, 在学生刚入学时,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互相问候、认识同学和老师的话题, “Hello/Hi!What is your/his/her name?”“Hi!My/His/Her name is...”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在教学人教版 (Go for it!) 《英语》七年级 () 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 可以组织学生就有关食物、运动、颜色等题材谈论好恶, “I like apples, but I don’t like...”;在教学人教版 (Go for it!) 《英语》七年级 () Unit 8有关表示月份、数量等词汇后, 可以布置学生编对话互相询问家人的生日, “When is your (father’s) birthday?”“My (His) birthday is on July 5th/...”;在教学人教版 (Go for it!) 《英语》七年级 () Unit 12一般过去时态后, 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口语交际, 要求学生互相询问上周末做了什么事情以及感受如何。教师在创设这些情境时可采用游戏、比赛、课本剧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使交际活动充满趣味性。

  人教版 (Go for it!) 初中英语教材中设计了许多交际任务或活动, 每一个单元都由一组活动主题组成, 目的是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起来、起来。这些活动主题都是由教材编写者根据学龄段特点精心编制而成的, 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载体。教师要用好这些载体, 有效设计口语交际活动。

  除了利用好教材上的口语交际话题外, 教师还可以从词汇、听力、阅读、写作等教学材料中挖掘口语交际话题, 巧妙渗透口语交际训练。例如, 在教学人教版 (Go for it!) 《英语》七年级 () Unit 3, 笔者要求学生给美国的笔友Lucy写一封电子邮件, 主要介绍自己上学的交通方式。写作之前, 笔者设置了一些与写作话题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之间对话, “Is your home far from school?How do you get to school?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How long do you spend getting to school?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trip to school?”学生踊跃参与, 互相了解对方的上学方式, 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而且为接下来的书面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总之, 教师只有精心设计, 抓住时机, 才能用活教材, 营造口语交际情境。

 三、开展互助合作,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农村七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中, 常常会表现出这样的情况:只有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配合老师展开教学, 其他学生, 只是听课, 很少互动。如果口语交际缺乏参与的全体性, 就无法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 口语交际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只有充分互动, 才能学会沟通。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常用的互动方式有以下两种: (1) 师生互动。教师是交际活动的组织者, 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 应该与学生融为一体, 开展平等交流, 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教师必须规范口头语言, 做好典范, 指导、修正学生的言语,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2) 生生互动。交际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在问、说、议、辩中积极交流,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在组织口语交际教学时, 教师可采用以下四步来开展活动: (1) 同桌之间交流对话; (2) 小组讨论; (3) 小组之间互说互议; (4) 全班再说再议。生生互动是最好的形式, 它给予学生人人练说的机会, 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的养成以及交际语言的发展。在教学人教版 (Go for it!) 七年级 () 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笔者采用课前准备实物展示 (师生互动) —小组讨论小组之间交流小组代表上台介绍模式组织口语交际活动:

  课前要求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的信息, 让学生有所准备, 在交际时有话可说。在口语交际教学时, 当笔者把一只真正活泼可爱的小白鼠 (mouse) 呈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眼前一亮, 纷纷询问关于小白鼠以及我的爱好问题。接着,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引导学生进入生生互动”, 分组自由讨论。如:

  S1:What is your favorite animal?

  S2:My favorite animal is the elephant.

  S3:Why do you like it?

  S2:Because it’s cute and clever.

  S4:What does the elephant like to eat?

  S2:It likes eating leaves and grass.

  S5:How many hours does it sleep every day?

  S2:Sorry, I don’t know.

  S1:Oh, I know it sleeps for about five hours a day.

  S2:How about you, S4?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S4:I like pandas and lions.

  S5:Why do you like them?

  ...

  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交流。然后, 扩大互动范围, 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补充, 最后每个小组推荐代表上台介绍。

  这样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多维互动的平台, 让学生人人扮演交际角色, 人人成为交际的对象, 既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口语交际学习的乐趣。同时, 小组讨论搭建了融洽、和谐的气氛, 降低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为那些胆小、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机会。

  四、利用信息差, 开展有意义的口语交际活动

  在教学中, 能让持不同信息的双方通过交际交换信息, 填补空白, 从而完成交际任务, 才是成功的信息差任务型活动。如果没有信息差 (information gap) , 交际就缺少动力和意义。

  在教学有关颜色的词汇时, 笔者让学生与同伴编对话, 询问物品的颜色, 部分学生的对话如下:

  对话1

  Student A:What color is your schoolbag?

  Student B:It’s red.How about yours?

  Student A:Mine is purple.

  对话2

  Student C:I know you have a brother.What color is his hat?

  Student D:It’s yellow.Do you have a sister?

  Student C:Yes, I do.

  Student D:What color is your sister’s bike?

  Student C:It’s orange.

  在对话1, 双方都针对对方的书包的颜色进行问答, 这种对话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因为提问之前就知道答案了。而在对话2Student C是带着好奇心, 想了解同伴的弟弟的帽子是什么颜色, 这就属于有信息差的口语交际活动。学生之间的信息差能让课堂上的交际变得真实而吸引人。

  在人教版 (Go for it!) 《英语》七年级 () Unit4 Where’s my schoolbag?的教学中, 有一名教师曾在学校公开课上安排这样的交际活动———在黑板上挂一幅画, 让学生看图说话。部分学生的对话如下:

  Student 1:Where is the ruler?

  Student 2:It’s in the bag.Where are the keys?

  Student 3:They are under the desk.

  ...

  整个对话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 学生也表现得很活跃, 但是这种明知故问式的对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只能算作机械性句型强化训练。如果作出以下调整, 效果就会不一样:

  在同桌之间, 安排一个学生看课本第191a的图, 而其同伴只能看课本第213c的图, 引导他们通过口语交际活动从两幅图中找出不同之处。

  Teacher:There is a football, a computer game, some keys...in the two pictures.Some of them are in different places.Where are they?Please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in pairs to find the differences.

  Student 1:In my picture, the computer game is under the bed.

  Where is the computer game in your picture?

  Student 2:It’s also under the bed.

  Let’s look at the keys.They are under the sofa in my picture.

  Are the keys under the sofa in your picture, too?Student 1:No, they aren’t.They are on the table.

  ...

  调整后的口语交际活动由于事先设置了信息差 (如对话双方互相不知道答案) , 学生就会有开口询问的愿望, 使信息差得以弥补 (刘湘云2011) 。在任务的驱动下每一个学生都想通过语言交流获取别人的信息, 这样的交际活动使课堂褪去了生硬和刻意, 讲英语也就成了十分自然而顺利的事情。因此, 教师在设计或指导口语交际活动时, 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差设计情景, 制造信息差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他们运用合理得当的语言把信息连贯起来, 从而促使交际目的顺利实现。

  结束语

  总之, 开展高效、有情境、有互动、有信息差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的语言交流变得真实、有意义, 也能使英语的交际功能得以真正发挥,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兴翠.2003.英语交际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 (11) :57-58.
  [2]刘湘云.2011.利用信息差促进学生英语口语交际[J].新课程研究,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