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学后期的复习思路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9-06-18 发布人:毛福军
根据近几年中考改革的趋势,我认为,为较好地适应开卷考试,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开卷考试,高度重视复习备考
政治课开卷考试有利于克服死记硬背,减轻负担,有利于生动活泼地学习。为此有的同学形成了“政治没啥学的”错误认识,认为实行开卷考试,考生只要翻翻书就能找到答案,政治课可上可不上了,这种“淡化论”是搞好复习考试的大敌,因为开卷考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提高了,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开卷考试将设置大量的灵活性试题在有限的时间内面对能力要求较高的灵活性试题,没有对相关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能力,难以做出理想的回答,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自然生成和一蹴而就的,功夫应下在平时,从点滴做起。
二、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掌握和运用
政治中考考查重点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的时事政治。试题不是仅仅停留在具体知识点的考查上,而是突出知识的相关、相通性,根据知识的内在有机联系,从整体上、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加以考查,强调对基础认识、基础理论融会贯通的理解与掌握。这就要求平时必须重视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形成完事的知识结构,并重点把握知识相关、相通的地方。即: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同时研究相关知识的内在有机联系,在有机联系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复习,从而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理顺知识系统,形成知识网络,达到融会贯通。
三、加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素质
能力是以知识为载体,建立在扎实、系统的知识基础上的。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和上升的过程,重在平时的日积月累,但临考前如果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也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第一、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重视实践环节。
学生除重视整体把握知识外,要及时了解时事政治,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那些重大的、与教材联系密切的时事热点问题,把基础知识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单纯的知识复习。这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促进熟练运用又有利于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实战的能力。
第二、规范练习,多角度思考,举一反三
必要的练习使知识向能力转化,训练有的放矢,要选择内容新,覆盖面宽、设问巧、质量高的试题进行必要的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准确度,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锻炼心理素质,但要反对题海战术,练习要着重于解题思路的剖析,领悟答题技巧,要善于对同一个材料、同一个知识点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 ,全面把握;要讲求“练后评析”,提高“纠错”效果,通过总结提炼达到触类旁通。
第三、要善于进行“典型试题”分析
每年考试都有新变化,变化所在能透露出命题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特点等一些信息,研究这些变化有利于加强备考的针对性,此外,我们特别要研究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开放性试题,它们一般是有请结合材料、结合实际、结合案例等,谈启示、谈感受、提建议、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做等用语设计问题,给考生留下很大的思维空间,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回答。我们要研究其命题的指导思想,设计思路、试题特征、答案设置、评分倾向、解题过程,从中受到启迪,从而练出质量、练出实效。
第四、研究答题技巧与方法,提高答题素养
中考复习的效果最后反映在答题上。虽然不同试题具有不同的答法,但都讲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此,要仔细研究不同类型试题的解题方法,特别是主观性试题,要研究不同题型的特点是什么;怎样把观点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找准答题角度;研究怎样运用恰当的政治术语组织答案等等。
从阅卷过程来看,许多同学答题丢分多,其原因除没有掌握好知识外,不掌握答题技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话没有好好说”。
第五、重视图表与数据分析的训练,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判读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社会科学的交流媒体大量使用了图表和数据来说明问题,中考也出现了此类试题,估计在今后的考试中图表、漫画类试题还会出现。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有必要熟悉各种漫画、表格的意图表达方式,掌握从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的本领,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准确表达对资料信息的理解。2001年宁夏中考题中有一道解读图表题,分析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后所反映的特点及造成的原因,结果很多学生是答案与材料脱节,还有的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差,概括的人口特点不全面,不按要求回答,盲目抄书,结果是离题万里。反映出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差。
四、处理好准确掌握知识与积极创新的关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卷考试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复习与考试中,考生要处理好正确掌握教材观点与积极创新的关系。
准确掌握教材观点达到真正理解并熟练运用,是复习备考的必然要求,正确处理掌握教材观点与积极创新的关系,就是要在尊重《课程标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精心提炼、仔细整理、紧密组合试题答案,并勇于试题的要求提出高于标准答案的新见解。为此应注意:
第一、复习教材知识要抓住关键点,从本质上深刻地弄明白,琢磨懂。深刻理解的东西才能熟练运用,熟才能生巧。
第二、避免迷信现成的结论,机械地照搬教材上的条条,照搬材料上的相似试题的答案,要做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三、要改变被动思维的习惯,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跃思维,敢于标新立异、独出心裁,经过深思熟虑,提出自己的见解,有创造才有创新。
以上要求的关键是发挥好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要进行深思,在参与中、在深思中、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科素质。复习要做到四化,:(1)基础知识系统化;学生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把握其精神实质,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保证科学化的基础上,使基础知识系统化。(2)系统知识重点化;学生要在揭示知识内在联系的同时突出体系中的重点,抓中心、抓主线,透彻地理解重点内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3)重点知识专题化;学生要把对重点知识进行梳理,以问题为主形成不同的专题知识,并选择相应的、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必要的专题训练。(4)热点问题理论化;学生要围绕热点问题跨越教材框题,章节,甚至学科重新组合知识,找到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并试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