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校园快讯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提高思想认识,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银外防校园欺凌宣传资料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9-05-23       发布人:校办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扫黑除恶,在学校重点就是教育和公安等部门联手,加强教育和打击,防治校园欺凌、校园暴恐。


说到校园生活,你会回想起什么?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用“纯真”、“美好”等形容词,来开启自己对于学生时代的追忆。回忆中,颜色是明快的、节奏是温柔的,甚至也许会不自觉地哼唱起一两首应景的校园民谣。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一部分孩子开始抗拒上学,他们对学校最突出的情绪,是恐惧。这恐惧竟来自一个原本亲密的群体:同学。

当同窗打闹变质成为语言侮辱和肢体伤害,当本应互帮互助的同龄人成为嘲讽、奚落、恐吓、殴打自己的侵害者——校园欺凌,成为了校园金色阳光里一抹令人忧虑的阴影。



在备受校园欺凌的孩子看来,校园生活不再是《那些年》,《同桌的你》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中的温情脉脉、小小感动和淡淡忧伤;而是类似《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和《告白》等“青春残酷物语”里的压抑、灰暗和痛楚。

校园欺凌是一种暴力

调查显示,全球每年2.46亿的儿童受到校园欺凌

以上的事件并不罕见

中国32.5%的中小学生受到过欺凌

在初中校园暴力中,各类欺凌的发生率

言语欺凌49.6%

社交欺凌37.7%

身体欺凌19.1%

网络欺凌14.5%

受到欺凌后30%的孩子选择保持沉默

贫穷、成绩差、父母外出工作、

文化差异、外形外貌、性别差异等

都是欺凌的催化剂

家长们却总是以

“孩子们打闹而已,多大点事啊”的态度对待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 ↓ ↓


我们出手,只为终结

孩子的“青春残酷物语”

银川市市教育局联合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共青团银川市委、市妇联等部门联合督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护校安园”创建“平安校园”等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要求各学校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一)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预警。

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经常性的校园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动态监测和数据搜集、分析机制,定期汇总、分析学校及周边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指导学校健全风险评估和预防制度,及时为学校提供安全风险提示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


公安机关强化涉校矛盾纠纷摸排化解,加强对校园周边易肇事肇祸、有潜在暴力倾向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重点上访人员、吸毒人员、心理失衡对社会不满人员、曾因涉校违法犯罪活动被打击处理人员等各类重点人员的滚动排查,逐一登记造册、落实管控措施,严防漏管失控形成现实危害。

(二)加强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

加强校园安全保卫队伍建设,按规定配齐配强保安员和专职保卫人员,城区中小学、幼儿园要根据实际和需要适当提高配备标准,并将保卫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变化情况报教育、公安部门备案。

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视频监控、快速报警联网等安防系统及管理平台建设。根据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环境实际情况,在学校门口设置隔离栏、升降柱等硬质防冲撞设施,推动乡镇农村校园逐步完善物防设施。

健全门卫、巡查、隐患排查等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严防无关人员和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三)严厉打击涉校违法犯罪活动。

公安机关健全完善涉校案件摸排预防、快速出警调查、案件侦查等工作机制,坚持对涉校违法犯罪活动露头就打、快侦快破,切实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四)切实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秩序排查整治,建立安全区域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确保重点地段、重点时段校园治安状况始终处于在控状态。

(五)大力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和合法权益。

教育部门督促指导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对校园内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和侵害行为的监管机制和举报渠道,建立规范的调查处理程序。


(六)持续深化校园法治安全宣传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对师生的法治教育。

哪些信号说明孩子已遭欺凌?

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别让校园暴力成为孩子一生的阴影。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一词虽然早在1978年便已出现,但学界对校园欺凌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校园欺凌”即“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

校园欺凌的特点

普遍性: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于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的各个国家。

多样性:形式可能是辱骂恐吓,拳打脚踢,无形的偏见、孤立,影像的网上传播等。

不均衡性:欺凌者往往非常强势,被欺凌者无力反抗。

反复性:力量的不均衡造成被欺凌者忍气吞声,欺凌者往往会重复欺凌行为。

隐秘性:欺凌行为一般发生在比较偏僻的空间,参与其中者往往选择或被迫选择沉默。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

:打架、斗殴,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

: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

:网上传播谣言进行人身攻击。

校园“小霸王”是如何出现的?

家庭

▪ 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

▪ 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

▪ 父母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和心理辅导;

▪ 父母间存在暴力。

学校

▪ 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

▪ 平时缺乏管理,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

社会

▪ 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青少年模仿;

▪ 社会不正之风影响青少年的是非观;

▪ 部分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经过。


注意这些迹象

或许孩子已遭受校园欺凌

1、身体伤痕


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很可能是遭遇暴力。如果孩子大热天常穿长袖,可能是想遮掩。

2、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坏

如果孩子的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就要留心了。

3、如厕习惯改变

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学校厕所很可能成为暴力场所。

4、自尊心受挫

孩子回到家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

5、自我伤害倾向

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家长都要高度重视。

6、不愿上学

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可能是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

7、睡眠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现之一。

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告诉孩子

拖延时间: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

呼救求助:必要时向路人呼救,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安全第一: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激怒对方;

缓解气氛:顺着对方的话,找出可插入的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获取信任,争取时间;

告诉家长:遭遇欺凌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家长该做

稳定孩子的情绪,理解和同情孩子。无条件地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借助专业人士,从心理层面给予帮助;

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保持理智,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孩子。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孩子

▪ 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太过招摇;

▪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 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不要走僻静的道路,按时回家;

▪ 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家长

▪ 父母要与老师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 避免暴力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孩子遇事,家长不能只顾着教训;

▪ 重视孩子的底线教育和品格教育;

▪ 建立好亲子关系,让孩子觉得家是他们的依靠,不论犯错还是被欺负都勇于和家长沟通。

学校

▪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 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机制。

出现重大校园欺凌时

可拔打110报警

最后,还想提醒家长们:


平日里要教育孩子与人相处之道,告诉孩子要友善待人,同学间遇到矛盾尽量沟通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求助老师或家长,千万不可用暴力解决!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