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在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加入少量NaOH,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加入少量HCl溶液,溶液中
减小
D. 加入少量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
B. 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C. 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FeCl3
D. 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室温,pH和Kw均减小
3.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溶液的pH值可能是5 B.此溶液不存在
A. 该溶液的pH值一定是9 D. 该溶液的pH值可能是5
4.常温下,一定体积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一定体积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c(Na+)═10−3mol/L
B. 溶液中 c(R2−)>c(Na+)>c(H+)>c(OH−)
C. 溶液中 c(R2−)+c(OH−)+c(HR−)═c(Na+)+c(H+)
D. 溶液中 2c(R2−)+c(HR−)═c(Na+)
5.有浓度均为的①醋酸溶液,②氯化铵溶液,③硫酸溶液各25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种溶液pH大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B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①
C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②>①>③
D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后,pH最大的是①
6.在t℃时,某Ba(OH)2的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t℃),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序号 |
Ba(OH)2溶液的体积/mL |
盐酸的体积/mL |
溶液的pH |
① |
22.00 |
0 |
8 |
② |
22.00 |
18.00 |
7 |
③ |
22.00 |
22.00 |
6 |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
A. 3 B. 4 C. 5 D. 6
7.为证明某可溶性一元酸(HX)是弱酸,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室温下,测0.1 mol/L HX溶液的pH>1,证明HX是弱酸
B室温下,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NaX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pH<7,证明HX是弱酸
C. 室温下,测1 mol/L NaX的pH,若pH>7,证明HX是弱酸
D. 在相同条件下,对0.1 mol/L的盐酸和0.1 mol/L的HX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若HX溶液灯泡较暗,证明HX为弱酸
8.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 mol⋅L−1 NaHSO4溶液中:[Na+]>[SO2−4]>[H+]>[OH−]
B. 0.1 mol⋅L−1Na2S溶液中:2[Na+]=[S2−]+[HS−]+[H2S]
C.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Na+]+[H+]=[HCO−3]+2[CO2−3]+[OH−]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乙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Na+]=[CH3COO−]>[H+]=[OH−]
9.现有25℃时0.1mol/L的氨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此时溶液中c(OH−)c(NH3⋅H2O)__ 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其恰好中和,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_;所得溶液的pH___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 ;
(3)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时c(NH+4)=a mol/l,则c(SO2−4)=_ __;
(4)若向氨水中加入pH=1的硫酸,且氨水与硫酸的体积比为1:1,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___.
10.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用abc填空)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11.(1)在常温下0.05mol·L-1的硫酸溶液中,c(H+)= mol·L-1,水电离出的c(H+)= mol·L-1,水电离出的c(OH-)= mol·L-1。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Ba(OH)2溶液中,c(OH-)= mol·L-1,c[Ba(OH)2]= mol·L-1。
(2)常温下pH=9的Ca(OH)2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4:1混合,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mol/L)为
12.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以下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偏低。无影响)
A. 滴定前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B. 碱式滴定管量取NaOH溶液时,未进行润洗操作
C. 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 锥形瓶在取用NaOH待测液前用少量水洗涤
13.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且Ksp(AgX)=1.8×10−10,Ksp(AgY)=
1.0×10−12,Ksp(AgZ)=8.7×10−17;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用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1L溶液表示)
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时,若取0.188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Ksp判断,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Z的转化?_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请简述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