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古诗词朗诵技巧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8-12-20       发布人:刘彬

古诗词朗诵技巧

在朗诵表演中,古诗词朗诵主要包括格律诗和古词。格律诗分为律诗、绝句两大类。全诗为八句的称为律诗,全诗四句的称为绝句。律诗中每句五字的称为五律,每句七字的称为七律;同理,绝句分为五绝和七绝。

汉语是声调语言,按照声调在中国古汉语中分为平上去入四声,严格的平仄规律使得格律诗有一种自身固有的韵律美,这个特点使格律诗更易于朗诵出美感,同时也要求朗诵者对诗词中平仄韵律美有深切的理解和感受。古词也具有这种平仄规律,这使两者在朗诵形式上有一些共通之处。

一、奠定基调

基调,从文本的角度看,是指有声语言创作的基本格调、整体情调。

诗词内容本身有自己的基调,是朗诵者创作的依据,但通过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作品便有了朗诵者赋予的第二基调—— 朗诵基调。

朗诵基调和诗词自身基调一般来说基本保持一致,当然,因受时代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不同朗诵者对同一文学作品必然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的差异有时会导致朗诵基调和文本基调的偏差。但这种偏差与艺术效果的好坏无关,对其评价则见仁见智。

这里,我们主要从作品本身出发,与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朗诵基调。如何奠定基调,主从诗词背景和内容特点部分来把握。

诗词背景

了解背景,主要是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艺术家的个人经历与艺术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创作客体来说,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艺术创作不能离开客观现实社会生活;从创作主体来讲,艺术家总是属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艺术创作归根结底受着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也与艺术家本人的生活实践和生活经历密不可分。一个作品的诞生,必然是艺术家世界观、价值判断、情感、经历等的综合体现,了解其背景,可以加深朗诵者对作品的理解。

以陆游的作品《钗头凤》为例。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悲剧。据史料记载,陆游年轻时娶了唐婉为妻,两人恩爱万分。然而陆游的母亲对唐婉颇有意见,最后强迫二人分开。十年后,陆游重回故地,在沈园却意外遇上了许久不见的唐婉。再次见面,往昔夫妻恩爱的画面再次浮现在陆游脑海中,陆游一时间感慨万千,在沈园的墙壁上创作一首《钗头凤》。对于封建礼教,陆游身在当时的时代无力反抗,他透过自己的作品将所有悲伤、无奈的愁绪发泄出来,也使《钗头凤》流传千古。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内容特点

了解作品的背景之后,再来看这首词的内容。“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是作者回忆往昔与唐婉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第二句“东风恶,欢情薄”,描写的是俩人离异后之事的无限悔恨,感情非常沉痛。“春如旧,人空瘦”这句,作者从回忆和悔恨转入了现实,风景依旧,但人已不同,惆怅之情溢于其中。“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通过对景物桃花、闲池的描写,来衬托物是人非的现状,三个“莫”字中,陆游无奈叹息之情跃然纸上。

通过对背景和内容的把握,可以很快确定整首词的基调,整首作品沉浸着情怨和无奈,凄凉和悲伤,既有对前妻的相思之情,也有对现实的苦闷之绪,这样在朗诵时就可以更准确的进行表达。

二、划分音步

古诗词有着优越的先天朗诵条件,它们押韵、讲究平仄、节奏规整、句调抑扬顿挫,在古代都是可以唱的。“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说的就是柳永的词,到处都有人唱。然而,这也需要注意一定的节奏、技巧 ,以免矫揉造作、平淡乏味、千篇一律。

音步是指一句诗中运用停顿等方法划分出来的段落。由于音步的存在,朗诵中抑扬顿挫的效果更为明显,并有助于节奏的产生。

音步的划分在格律诗中尤其重要,格律诗除了每5字或7字之后的停顿外,一般可以有“二二一二”和“二二二一”等的划分。

我们以孟浩然作品《过故人庄》为例: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二一二,二一二)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二二一,二二一)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二一二,二一二)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二一,二一二)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读的时候,要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三、其他技巧

1.重音

重音是指在朗诵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词组,甚至某个音节。突出重音的方法很多,重读只是其中一种,拖长、快中显慢、前后顿歇都是突出重音的方法。

2.停连

停连是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中断处是停顿,声音延续出是连接。

3.节奏

节奏并完全是指速度,速度只是构成节奏的主要内容。朗诵形成的节奏种类很多,大概有:紧张型 —— 急促、紧张、 气急、音短;轻快型 —— 多扬少抑,轻快、欢畅;高亢型 —— 语势向高峰逐步推进,高昂、爽朗;低沉型 —— 语势沉闷、语速缓慢;凝重型 —— 多抑少扬,语音沉着,坚实、有力;舒缓型 —— 气长而稳,语音舒展自如。这几种技巧通常是综合运用的。

我们以李煜《相见欢》为例:

相见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无言”是无人共言,形单影只,所以语调要又冷又静,略带幽怨之情。在“无言”后做适当停顿,制造幽怨、沉重之感。“月如钩”,“钩”字要读的稍重、短促,并向上升,表现出诗人幽冷寂寞的内心、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在“梧桐”处顿歇,前面稍快后面稍慢,前面声音响亮实在,后面声轻气多,使用快中显慢、虚实互转的技巧,使听者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震动。“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将两处逗号大胆舍弃,突破标点符号的限制,制造千丝万缕的、千愁万绪的连绵感。“是”之后做长时间停顿,给听者思索、体味的时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前面稍快后面稍慢,前面用实音,音响亮、实在,后面用虚音,音轻而气多,运用快中显慢、虚实互转的技巧,给听者荡气回肠之感。“滋味”后做较长时间停顿,体味这种凄苦愁思;“在”后适当停顿,突显哽咽伤心之感;“头”延长,造成意犹未尽之感。

朗诵时,为了感情的需要,应大胆突破标点符号的束缚,让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取而代之。这是克服朗诵呆板念字弊病的有效方法。停顿并不是思想感情的空白和中断,恰当的停顿可以补足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所以要听到好处,连到好处。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最精细、最灵动地感受语词,真正提高朗诵水平。

总之,朗诵者对于作品,对于具体语词的理解,虽有其共性,也有独特个性,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有些诗词的处理也是可以有多个角度的。但朗诵者必须深入理解作品,努力获得具体的感受,使听者从有声语言中感受到直接可感的刺激,并且比从文字中感受到的要强要深。这就是朗诵的熏陶感染作用,也是朗诵作为一门语言艺术的重要价值所在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