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体育课尝试分层与选项相结合教学建议
郭强 (宁夏 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近年来,随着体育中考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对增强学生体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体育课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相应的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相对固定的考试内容迫使课堂体育教学变成了应试教育,一些学校不得不违背中考体育的初衷从而以考试内容为中心制定教学计划,初三孩子们的体育课变成了枯燥单调的训练课。为了改变初三体育教学中以体育中考为目的得不合理教学形式,可在初三体育课教学中尝试分层与选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初三体育课分层与选项教学的必要性
1、体现因材施教,有利于体育中考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均衡发展。如果教师不尝试着改变初三体育课以体育中考内容训练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不能选择其喜欢的体育项目,其结果是,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分层与选项相结合的教学就是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强调了教师的“教”一定要具有多变性,激发了学生的“学”要有选择性。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因材施教,使教材和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中考体育内容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区别对待,根据初三孩子的身心特征及兴趣爱好,提供运动项目具有选择性的快乐教学,使全体学生在体育中考与身心健康得到双向发展。
2、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为接受性的学习,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学和练大都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进行,这种学习方式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压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当前在初三体育教学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均同一要求、同一方法、同一手段进行教学,而忽视了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因此教学方式的求变及学生兴趣的激发是当前初三体育课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教育手段中,尝试分层与选项教学可以达到学生自我学习的目的,充分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形成自我检查、自我判断、自我批评的习惯,并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而不断地坚持。同时“分层与选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兴趣之上,强调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并适应中考体育教学进而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3、有助于“培优补差”逐步缩小两极分化。在初三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这往往造成身体体质差的学生无论怎样勤学苦练、顽强努力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感到“吃不了”而渐渐产生抵触情绪,失去了学习的信心。相反,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又感到教学内容与标准过低,轻而易举就能完成,感到“吃不饱”而容易产生自满,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尝试分层与选项相结合的教学可以形成一个互助互进的集体,养成一个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这对发展身心健康,培养运动兴趣,提高教学成绩,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分层选项”教学使课堂呈现出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带着体质弱的同学,一起锻炼学习,同时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基础薄弱的学生身上,多辅导、多关注、多鼓励,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逐步缩小两极分化,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二、初三体育课分层与选项教学的实施方法
1、划分层次与选项的依据。分层与选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尝试。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做到先分层后选项,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好摸底工作,根据中考体育内容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按测试成绩的结果将每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三层。A层是身体素质最好的学生,B层是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C层是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然后按照教材在分层的基础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再让学生进行自主选项。从而形成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并非固定不变,在教学的方法上体现出一定的阶梯性,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出多样性,确保提供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学生则能对自身学习水平进行自我判断和定位,进而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和巩固,力争使所有学生在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喜欢上体育课。
2、制定各层次的教学方法与目标。A层的学生身体素质好接受能力强,他们中考体育项目的测试成绩都很好,教学中应采用自学互助,让学生探究创新自主学习,这层次的教学应侧重运动技能的提高、使其自主学习发展志趣特长和个性,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B层的学生则是身体素质与中考体育成绩一般,这部分学生不缺乏运动热情但缺乏合理的引导,那么在教学中对该层的学生要采用启发性的合作学习,注重讲解与自学相结合,教师在讲清关键重点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安排些对抗性趣味性强的球类项目,经常安排A层与B层的交流性比赛活动,通过同场竞技激励B层次的学生对兴趣的激发对进步的渴望,最终达到对身体素质与中考体育成绩的双向提高。C层的学生多为体质差,肥胖或胆小内向的学生,因为体质差他们在完成一些运动技能都比较困难导致不喜欢上体育课,假如教师不给于帮助与鼓励就会形成差生的恶性循环。对此教师应将更多精力与时间放在C层教学中,对C层学生教师要详细讲解重点帮助,多安排些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课培养上体育课的兴趣,要多给予表扬,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增强自信、品尝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教师还可通过“A层”帮助“C层”的教学形式,这样既可弥补教师一个人难以全面辅导所有学生的缺陷,又可充分展示“A层”学生的运动技能优势,同时带动了“C层”学生学习的乐趣。
3、采用合理有效的选项实施方法。近几年来中考体育测试内容基本都是针对学生的耐力、速度、下肢力量、上肢力量测试为主,所以选项内容的制定不仅要照顾个人兴趣爱好,还要根据中考体育内容制定具有针对性训练的体育项目。列如,耐力与速度素质:足球、篮球、排球、跑步类的游戏等,上下肢力量:羽毛球、乒乓球、体操技巧、跳绳、拔河等趣味项目。在选项内容确定后根据之前的分层在进行细化的选项安排,对于各层次的学生可实施“一主多选”的原则。“一主”就是集中练习,主要针对B和C层次的学生,根据教材实施教学,在每节课中由教师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正常教学,或根据中考体育内容有计划的对各单项进行针对性练习。“多选”即自主练习,主要针对A层次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自主练习,教师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去体验去感受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在选项实教的过程中,要指定各选项的小组长,充分发挥各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主要以技术指导为主,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技术上的难点。
三、总结
在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如今课堂教学的目光不是聚焦在教师的身上,而是转向学生,依然抱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教学模式,不管他的教学经验有多丰富,如果没有转变观念,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忽视学生的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那么他的课堂就是失败的。相反,那种顺学而导,以学生认知发展为教学基础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目的课堂,才是具有实效性的精彩课堂。尤其是面对中考体育的实施,传统的上课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分层与选项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也只是素质教育推进中的一种简单尝试,如何在中考体育与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这还急需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和大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