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课后反思很重要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见到这句话以来,我一直把它当作我的一句座右铭。因为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后发现,这句话的确对我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了很大的益处。我个人认为,认识自己的途径就是不断的反思和实践,在反思中不断的成长。同样的,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反思。既可以反思你的人生,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反思你的教学。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般比较重视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却往往忽略课后的反思和总结。教师能及时总结和反思课堂上的得与失,恰恰就是找到再一次上好课的根源。相反,不及时反思或反思不到位,往往会失去良好的教学反馈资源。那么,如何及时写好课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得”与“失”,从“得”中提升经验,从“失”中分析原因,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研究呢?
1、不要把写课后反思当成应付差事。一般讲,教师的教育智慧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除了来自教育理论的指导学习外,更多的来自于对自身长期教学实践的反思,在反思中慢慢积累自身个性化的经验,在反思中形成教育智慧。“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华师大叶澜教授说的这句话充分点明了记录课后反思的重要性。
2、每当上完一节课,要及时记录课堂中值得自己反思的方面;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教学的记忆会逐渐模糊,这样写下来的课后反思不够恰当。在教学研究中要真实记录自己的教学反思过程和教学效果,书写可长可短,绝不写空话、套话,更不能写假话,否则其反思就无意义可谈。
有时候我感觉历史课上的很别扭,课堂上提的问题没人回答。针对这种情况我星期一上课的时候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写一下历史课的感受,谈谈历史课如何上好。我认为这个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而且我认为任何事只要动脑筋思考,就会不断完善。我相信学生也会跟老师实话实说。我期待着……一个下午,我一直没出办公室。在那里认认真真地看了两遍他们写的内容。做了下面的分析,之后又根据同学们的要求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一.不回答问题的原因:
1.不会,懒得思考,。
2.缺乏自信,觉得答案不够完善,不敢说,怕嘲笑。
3.没听讲,不知道老师的问题。
4.太简单的,不想回答;太难的又不会回答。
二.不会是现实,是放任自流还是想方设法?我觉得下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不妨一试。
方法一:提前预习,了解大概。做到心中有数。
方法二:借助课外书,对课本有进一步的把握。
方法三:认真读书,进行反复思考。
方法四:抓住规律性的知识,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
方法五:虚心听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总结,进行反思。
偶尔一两个题不会也无关紧要,只要自己努力去思考了,就已经达到目的了。永远不要放弃自己。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有自信才能增强自己的实力,有实力你会更自信。
三、四两项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课要有吸引力,让学生时刻关注老师,关注课上知识;不断思考问题。特别是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考虑到学生的水平,而不能草率地提问,没有任何的价值。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老师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老师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作为一个历史新课程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教材、教法、学生等把握不到位,应该多下苦功夫,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使学生苦干加巧干,考出优异的成绩。
潘 晓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