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打开心锁的钥匙
----关于《带班常见问题与处理》读后的一点体会
何 军
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扭曲的价值观,信仰追求的变异,也同样侵蚀着学生稚嫩的心灵,让班务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带班常见问题与处理》一书,针对新时期班务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提出了有效且科学的解决办法,这里我就个人在阅读学习中感触深刻的地方做一些解读。
一、找对策,消除逆反心理,还心灵一片晴空
学生进入初中后,“逆反”似乎成了应对一切问题的手段。有时候,这种现象俨然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让教育者无所适从。其实,避免这种心理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很难,只要我们能以一种灵活的态度、博大的胸怀、理性的行为和乐于交友的爱心对待学生,所谓的“逆反”自然就会消逝。
1、灵活应对,以机智化解矛盾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要灵活,要学会放弃自己的“老经验”,要研究从不同角度观察、分辨、评价自己的学生,有时教师的思路和办法也不一定适用。
我曾经碰到过一件棘手的事。刚进入初一的两个孩子,很快陷入了“早恋”。单从表象上看,男孩和女孩双方的行为都比较主动,而且彼此都一时难以自拔。作为班主任,发现这一情况后,直接从表象入手,认为造成这起“早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不自律,两个孩子比较活泼,也喜欢炫耀自己,其个性具有极强的“攻击”性,于是,我从抑制其“活泼”性格入手,强制性地进行严肃批评,全力限制其“早恋”行为,约家长,下猛药,当着其他同学直接斥责,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表面上巧妙回应,先是否认早恋,后来承认有好感,但已经不来往了;家长很震惊,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也认为老师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学生和家长的态度,让此事陷入了僵局。面对困境,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一方面借助学生的作业和平日的表现,仔细分析学生在发生问题的时间段中的异常行为,适时捕捉相关信息,并寻找时机与当事学生沟通交流,用真诚打动学生,经过数次谈心,当事学生切实认识到了问题的利弊,逐渐地转变了态度和行为,由起初的一方有意退出转而发展为彼此的彻底分离。这件事情的妥善处理,印证了“爱”是变“僵死”为“灵活”的一种智慧。
2、走入心灵,以“至诚”消除“逆反”
教师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要与学生融洽相处,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疏关系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心灵与行为,不断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能力,教师贴近学生,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地位,反而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有一年,我班新转入一个学生。原就读于青铜峡市某中学。据家长说,要给孩子换一个环境。报到后,我觉察到学生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或许是碍于班主任的情面,他一时还能适度克制自己的行为,但过了一周多,孩子的一些缺点就明显暴露,逃学、撒谎成了家常便饭,对我这个班主任也不再敬重,随意顶撞,无所顾忌。为此,我尽量避免与其正面交锋,背过孩子,多次跟家长交心,追寻孩子的成长轨迹,捕捉孩子变化的节点,得出了孩子因受电子产品诱惑而厌烦学习的结论。于是,我放弃了部分课外时间,陪孩子一起活动,在娱乐中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在学校,我与孩子制定了合作协议,孩子每天都接受我的督查。因为我的“亲近”,拉近了距离,孩子明显对我“友好”了起来。有时候,我要是忘了督查,孩子还主动提醒我,“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了“逆反”情绪,改变了学生的现状。
二、追究问题根源,探索解决之法,助学生重拾热情。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加,学习任务也日渐繁重。作为老师,深知“作业”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一条不可回避的途径,但同时也清楚地知道,“繁重”的作业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学生会因此极度厌倦学习。现状是,班级里不做作业,不及时交作业,“抄”作业现象屡禁不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起初,我采取了“重罚”措施,凡不交作业、抄作业者,一经发现,轻则罚抄课文,重则罚站,但收效都不大。随后,采取电子“监控”和家庭“监控”措施,违规者请家长、罚停课,罚劳动等,希望加大监查力度形成威慑力,杜绝各类“做”作业现象,但仍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实,我们心里清楚,学生因贪玩拖拉作业,应该视为是一种“正常”现象。在跟踪调查中,并不是每科、每次作业,学生都一味地拖延或“抄袭”,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一是个别教师有时候在布置作业时,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一些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增加了难度;二是部分家庭缺乏应有的监督措施,一些家长或忙于生意,或忙于应酬,或心疼孩子,或盲目应付,在家庭监管方面缺乏足够的认真和耐心,造成了孩子在家庭教育上的监管缺失;三是学生自身自觉性差,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定力不强,一时间,懒惰、享受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旋律。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各类负面作业现象愈演愈烈。
找到了问题根源,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分类作业、错时作业、定向作业等措施,适时疏导学生心理,指导家长配合,科学激励评价,就能够逐渐消除作业陋习,帮助学生重新找回学习的信心,促其进步。
教育的核心,离开了爱;班务工作的核心,更不能没有爱。爱是打开学生心锁的万能钥匙。
2018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