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人口的数量变化设计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8-06-22       发布人:杨海迪

附件2: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人口的数量变化

姓名

杨海迪

工作单位

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学科年级

高一

教材版本

中图版

、课程标准要求

人口及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教材安排在必修2的第一章第一节,对其他章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并将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内容。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的课标要求部分教材没有相应的单独章节内容,都分散揉到第一第二章中,需要去分析挖掘教材。

 

 

 

二、教材地位作用(用知识结构图说明)

 

 

 

                                                            

                                             

 

 

                                      

 

   

 

 

 

 

 

 

 

 

 

 

 

 

 

 

 

 

 

 

 

 

 

 

 

 

 

 

 

 

 

 

 

 

 

 

 

 

 

 

 

 

 

 

三、学情调查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

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人口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也是普遍被关注的问题。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能力。虽然在初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因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较大,且还不能形成知识结构,需合作学习,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目标确定(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认识和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影响。

2.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学会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充分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数据资料进行练习计算,进一步明确人口的增长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2.通过分析文字、数据资料及景观图片,理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学会分析多种素材背景下的人口问题,逐步提高调查研究、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利用比较法及数据图表分析法,分析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并进行相应的读图思考练习,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五、重点、难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原因及分布特点。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世界7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

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

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读图名。

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的人口数)。

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2,提问: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填写下表。

历史时期

农业革命之前

农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以来

人口数量情况

数量少

数量较多

持续增加

数量多

人口增长情况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口变化原因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引入P3活动题,让学生列式计算:

200000×2%4000(人)

200000×(1+2%1024.38(人)

24.38×1.7%4144(人)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

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1.4 

 

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

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亚非拉)

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发展中国家)

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增长较缓慢)

展示《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表。

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亿)

非洲

3. 8

1.4

2.4

7.84

拉丁美洲

2.4

0.6

1.8

5.19

亚洲

2.2

0.8

1.4

36.83

发展中国家

2.5

0.9

1.6

48.07

大洋洲

1.8

0.7

1.1

0.33

北美

1.4

0.9

0.5

3.10

欧洲

1.0

1.1

-0.1

7.29

发达国家

1.1

1.0

0.1

11.98

全世界

2.2

0.9

1.3

60.5

让学生阅读课本P45课文,讨论。教师从人们的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完成下表。

 

自然增长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过渡:发达国家人口很少,增长缓慢,会存在人口问题吗?(会),是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那么这些国家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4《日本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

教师补充材料二、三

材料二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三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提问:人口增长慢的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提问:人口多且增长很快的国家又会采取什么人口政策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4印度控制人口宣传画和我国计划生育宣传画,说出其采取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完成下表的后面人口政策的内容。

 

自然增长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人口政策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让学生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让学生阅读课本P5阅读,明确人口大国人口的增长左右着当今以及未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七、教学评价(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