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中位线定理》教后反思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8-06-14       发布人:刘沙

本节课的不足和需改进之处:

         1、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从事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做”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动手操作,去发 现  线 ,去感受中位线的性质,去解释其中的数学道理。是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论证,在论证中归纳。在这一过程中还是有些急躁,没有给出充足的时间,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空间,没有完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问题,整个活动的亲历和问题解决的经历。小组讨论的时候候有些组的同学参与不够,依赖其其他同学的思维。能力弱的学生的思维被代替了,没其他 其他没有使每个同学的脑子动起来来,所以没有在为在最大程度上照顾到全体同学学,少数同学在知识的形成过过程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够牢固固透彻

以后要尽量给基础偏落的学生生表现自己的机会,以激励其其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小组组讨论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形成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2、本节课采采用“问题—探究—发现—应应用”的启发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口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但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的逻辑证明能力,强调直观与与抽象结合,如在问题4中教师和学生互动过多,对与第二个子问题,可以让学生上黑板写下来。由于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铺垫,此时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已经变得简单,好奇心不强了,有了浮躁心理不想听了,于是就需要静下心来动手写,动手推理论证,去感受,这也是回顾复习的过程。静思一定是数学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3、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新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出发,提供大量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与反思等过程,进而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和认识.


上一篇:阅读教学随笔2

下一篇:学会感恩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