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复习课
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刘莎
一、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以及整式加减运算等,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由数到式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改进认识方式,数学思想发生飞跃的变化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实际问题的作用,结合实际问题回忆、再现单项式、多项式等概念以及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等,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逐步让学生养成善于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整式的加减运算是本章主要内容,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它们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应该在复习时加以重视,考虑到所教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在本节课中本着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在突出整式加减运算变式训练的基础上,适当重视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加强了用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同时注意渗透模型化和数学整体思想.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其有关概念,准确确定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次数;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法则,熟练地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复习课,帮助学生梳理本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运算能力及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通过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教学重点:
回顾归纳本章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认识数学模型思想.
教学难点:
用式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学生的符号意识.
三、教学过程
活动1:知识梳理
a+b= (a+b)+c=_
运算律 ab= (a·b)·c=
a(b+c)=
字母能表示什么 数量关系
字母表示数 公式法则
探索与表达规律:由特殊到一般
代数式的概念:用 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
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一个字母也是
代数式
列代数式
求代数式的值:用 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就可以求出代数式的值
概念:数与字母 ,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
字母也是
单项式 系数:单项式中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次数:所有字母的指数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整式 概念:几个单项式的 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 项:在多项式中, 叫做多项式的项
次数:一个多项式中, 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去括号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符号
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符号
整式的加减 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 ,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 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 ,字母和字
母的指数
活动2:问题解决——巩固本章经典题型,错题分析报告
一、判断题(小组完成) 二、选择题 ( )
①2016不是单项式 ( ) A、
②-4和4是同类项 ( ) B、
③ ( ) C、
④ ( ) D、
⑤ ( ) ⑥
( )
活动方式:学生静思,疑议困惑,小组讨论辨析解决问题,学生代表,发言
3.已知
活动方式:学生独立练习, 多媒体版演书写
4、填表格(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
|
|
|
|
|
|
|
总结反思: |
|
|
|
|
活动方式:先让学生相互交换自主发现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批改学生的解题.
5、在求一个多项式减去,试求这个多项式。
活动方式:明晰解题过程中每步的依据,并指出解题的注意事项。
活动方式:独立思考,利用整式化简的知识,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活动方式:同学们不一定能用整体的思想化简,但教师注意指出这种思想并及时了解、反馈学生的困惑,及如何解决的,关注学生练习答题情况.
活动方式: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质疑,小组合作解疑的过程,体会分类讨论思想
本题作为探究与思考题,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3:课堂小结
1、和同桌分享一下,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谈谈学习本章的感悟和体会?
3、对于本章的学习你都有哪些困惑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活动4:课后作业:
1、已知关于x的多项式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求多项式
的值
2、已知:
一.
二.是同类项
求代数式
3、有这样一道题:计算的值,其中
,
。甲同学把“
”错抄成了“
”他的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典题串联起本章的所有知识,是一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高效复习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对本章的所有知识进行了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概念与基本的运算,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以及对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还是有欠缺的。在课堂上通过具体问题的指引,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探索,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1.题目设计有梯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页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解决问题中再现单项式、多项式等概念以及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等,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逐步让学生养成善于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3.本着“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在突出整式加减运算变式训练的基础上,注意渗透模型化和数学整体思想.
4、一定要加强小组合作,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参与度,发扬兵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