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的选择和灵魂的坚守
1.热爱教育事业,安心自己的工作。
我们每个人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原因,可能不一样。像我从小仰慕老师,并暗暗下决心要到老师,这个朴素的想法最终决定了我整个的人生道路。有的老师可能和我一样。但在座的许多老师,也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但不管是自觉自愿的从事这个职业,还是阴差阳错,也不管是不是外力干扰使然,总之有一点是个无可更改的事实,那就是我们都当了老师。面对这个现实,我们应当怎么办?我的看法就是:“既来之,则安之。”
因为只要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绝大部分人也就意味着终生从事这个职业,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干好。即使因为某些原因,将来某一天在座的诸位中有人可能离开教师这个职业,我想也必须以优异的成绩向人证明你的实力和能力。所以我说,热爱教育事业,安心自己的工作,是我们的首选。
2.面对社会的诱惑,坚定自己的抉择。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默默无闻、平淡无奇的职业,也是一个传承人类文明,培养祖国建设人才的伟大事业。但在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这是一片纯净而又温馨的园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机遇或诱惑。这时应当怎么办?我想最好的做法就是: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也同样遇到这样一些问题。许多同事离开了教育,而且混得不错,有时也给我的思想带来冲击。自己也面临着几次离开教育的机会。在抉择中,我依然固守着教育这片天地,进行着灵魂的最后的坚守。
3.钟情教育事业,书写无悔的人生。
有一则著名的网络格言,在座的许多老师可能都知道。那格言是这样的: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显然这里表明了鱼跟水的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我想,我们跟教育的关系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我从教近20年来,一直把语文教学视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来追求,投身杏坛,执著坚定,青春无悔。三尺讲台是我施教的空间,也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我深深地爱上了自己从事的职业,觉得很幸福。
我的无数的事实与经历,让我深刻的感觉到,教师是财富的清贫者,更是精神的富有者。
“海水也无法冷却我炽热的心灵。”是门德尔松对他所从事的艺术的感情,那么我要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讲台爱得深沉……
二、从浪漫主义的云头站到现实主义的土地上
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更是一种处世的境界。但刚刚大学毕业的人,往往在这方面的定位不准,浪漫主义的成分多一些。正确的做法应当如何呢?我不敢说自己的做法就是正确的,但我是这样做的:
1.寻找课堂教学的切口。
上大学时,我曾狂热的迷恋过美学理论,哲学理论。在这方面有些个人的知识储备。于是自视甚高。而我刚毕业时的学校又是中师学校,我的上课的形式主要是讲坛式的。这种教学方式也曾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曾发生过全体学员在连续听了我的两节课后,热烈鼓掌要求我再讲一堂课的经历,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后来,因工作关系我来到了中学,我感觉到讲坛式的教学方式就不甚适合了,经过思考和探索,我做了教学方式上的调整,那就是主要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事实证明,我的调整是正确的、必要的,我找准了课堂教学的切口。
2. 学会尊重和倾听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的经历:有一次,一个学生迟到了,我很生气并严厉地批评了他。学生的脸涨得通红,他似乎很委屈,眼里噙满了泪水,但倔强的他没找任何理由。这件事,我以为就过去了。谁料想下课后,那位刚被我批评过的学生来到了我办公室里,他手里拿着两盒“健民咽喉片”。他小声地说:“老师,我听说这种药治嗓子好,今中午我到药店给你买的。没想到迟到了,对不起!”说完,他跑掉了。我却惊呆在那里,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件事常常提醒我在处理事时一定要谨慎,不要轻易伤害一颗幼稚善良的心;同时,别无选择,也只有以加倍的努力来回报那些热爱自己的孩子们。
由此,我一进步想到,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有没有维护师道尊严,控制话语霸权的行为呢?我们是不是对学生简单粗暴了呢?所以我们要注意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高高在上,要学会尊重,要学会倾听。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教师的事业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事业。塑造人的灵魂,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3.在反思中前进,在前进中反思。
有的老师说:“看你上课挺轻松,教学成绩咋还那么好?”其实我不轻松,我知道要想取得成绩,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机遇只青睐那些努力拼搏的人。为此,我付出的心血,其中的甘苦,只有我自己知道。很多人只看到了我的成功,他哪里知道,我是怎样的努力与付出呢?
其次,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策略。比如对学生进行复习指导,就要研究如何科学规划时间,如何突出内容重点,如何寻找薄弱环节,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复习等等。我想,真正聪明的教师必然是用较少的付出赢得最大的效益的人。跟这样的教师学习,学生是幸福的,而且会越学越聪明。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仔细推敲文本,力争吃透教材;我积极探索教法,力争走出新路。我注重一课一得,注重思维训练,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以问题为中心设置问题情境等等。我常躬身自问:“这节课,学生到底学得了什么?我有没有耽误人家的孩子?”在反思中前进,在前进中反思,就这样我一路走来。
三、乘着教学教研的翅膀在教育事业的天空飞翔
1.确定前进的目标和人生追求。
有位名人曾发出这样的追问:“五年之后,我在哪里?”我想作为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年轻的教师朋友,也应当有这样的追问,也应当确定一个人生追求的目标。追求着总是充实的、有奔头的,追求着总是美丽的。
我认为一个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大体应当是这样的:1年适应,3年成熟,5年骨干,8年名师。有人资质高,肯努力,这个周期可能会缩短;有人因各方面的因素,这个周期也可能会适当延长。无论哪种情况,在我所说的“1358”这个周期中,3年应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如果成长起来了,可能会决定你一生的高度,否则,有可能一辈子碌碌无为,脱不了平庸的底子。
2.读书、学习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应当注重读书,注重学习。可能很多朋友会说,我天天在读书呀,天天在学习呀,我想说的是,你所说的读书、学习,不是真正的纯粹意义上的读书、学习。我认为读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娱乐性读书,一种是研究性读书。前者给人的更多是一种消遣,基本上不能提高人的素养和层面,也就很难进步,很多成年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却再也不进步就是这个原因;后者带有一种研究性、目的性,有时甚至读得很辛苦,但利于提高人的素养,提升人的境界,是一种让人进步的阅读,许多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走的就是这种读书的路子,所以他们的进步就快。我想只有使人提高修养的读书,才是真正的读书。
我的做法:多年来坚持定两份教学刊物,时常涉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文学书籍。积极进行理论学习,看课例,作借鉴,最终走适合自己的路子;不断跟同仁学习,不但学公开课,更学常规课;不但学讲读课,更学练习课、复习课。
3.教学教研双管齐下,不可偏废。
在中学教学需不需要教研?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教学教研同步,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的要求,更是教师个人不仅仅满足于做教书匠,而是成为教育家的发展的要求。
我在《面对新教材,语文教师亟需做些什么》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中学语文教师缺乏教研的热情和意识,教研能力较差,是个普遍的现象。相当数量的教师习惯于埋头教书,却不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更不用说积极参与并立项课题研究。即便有些教师偶尔搞点论文写作,也多是为了职称、工资、奖金、待遇,是急功近利的(当然那些名家除外)。这样的论文,多是随意型,经验型,总结型的,其价值和意义非常有限。我们必须向这种“准教研”说声再见。
教而不研则浅。面对新形势,面对新教材,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走教育科研之路。应当说,中学语文教师从事教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有他们才能接触到最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关键是要有创造的心态,要有科研意识。当个人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了,教育教研也就不自觉地形成了。围绕一点,认真探讨,思之纯熟了便诉诸文字,撰写的论文就是创造型、研究型的,就是有深度与价值的。
我的做法: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始终自觉地进行教研,进行理论的升华。我始终信奉一个观念,就是“教而不研则浅”。我常跟同事说:我是一个伐木工人,我就去砍伐;我是一支蜡烛,我就去燃烧;我是一颗心,我就去爱;我是一名教师,我就去搞教学和教研。酷夏严冬,夜深人静,我约束着自己默默笔耕。就这样,教学教研双管齐下,孜孜以求,兢兢业业,多年来,也取得了点滴成绩。
4.在工作的碰撞中寻找生命的诗意。
哲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工作中也不可能事事顺心,要学会寻找生命的精彩,学会诗意的栖居。
我在一篇教育随笔中这样写道:语文教学是门科学,科学的要义在于精确。可是我能保证自己的教学,传授没有失误,甚至没有硬伤吗?语文教学又是门艺术,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可是我能保证自己的教学,传达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吗?每虑及此,忧从衷来。
是谁的声音:语文课,随心上出真境界;又是谁的声音:语文课要远离完美;不知是谁的声音:语文教师要学会“偷懒”;又不知是谁的声音:语文教师要诗意的教语文。可是这些境界,我能达到吗?这些话我敢说吗?当面对着现实的压力,社会的期待,我敢有丝毫地懈怠吗?
我深深地挚爱着语文教学,时常陶醉在语文教学的天地里,可是我也时常摆脱不了感到无路可走的迷茫,尽管鲁迅先生的声音犹在耳际:路是人走出来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只能痛并快乐着,于是再一次安慰自己说:语文教学原本就是一种忧郁的陶醉。
像我,会遇到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些问题,也会遇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些问题,还会遇到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更会遇到生活的一些问题。怎么办?我想还是多想一想荷尔德林诗意的栖居吧。
我在追寻着生活的美,追寻着教学工作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