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谢领导们给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也感谢班主任孙鹏老师一路辛苦的陪伴。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在一个传统的并不豪华的教室进行学习,老师告诉我们,不是没条件,而是校长立下的规矩,培训来的同志都是学生,体会下学生一整天坐硬凳子的感受。他要我们先劳其筋骨,困乏其身,然后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接下来的8天,是非常严格、辛苦而又充实的讲座,一天上课六个小时,没人叫苦、叫累,尤其是一些老教师,给我们年轻教师做着很好的表率,他们也在积极听讲、做笔记。班主任孙鹏老师更不用说,不但全程陪着我们学习培训,还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帮助和指导,真的让我很感动!
我在听课过程中,总是联系着我校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和思考。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我校的“四段六步”教学模式。为了教改,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提倡践行“四段六步”教学模式。“四段”是指:自主预习阶段;合作探究阶段;展示提升阶段;检测反馈段。“六步”分别是:练习引导,明确目标;自主预习,组内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示质疑,拓展提升;穿插练习,全面巩固;达标检测,反馈校正。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在质疑,这个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教育方向到底对不对,我到底要不要坚持下去,我比较惶恐,在思想上想极力得到帮助和指导。而这次的培训学习,真的就像雪中送炭,它坚定了我践行教改的信念,也给了我信心。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当我听到华东师大数学系博士邹家晨讲的“数学史与数学教学”时,引用了这样一段话,用来形容当时学生心目中的数学:如果又一场洪水爆发,请飞到这里来避一下,即使整个世界被淹没,这本书依然会干巴巴。我的心弦被触动了,是啊,我们应该给数学教育输入新鲜血液,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当我听到现下正在流行的慕课、翻转课堂、微课时,我想,这些形式的教育也算是给教育输入的新鲜血液之一吧。于是我想极力搞清楚这些形式的教法是怎样实施的,我又查了网络,掌握了很多相关这些课堂的操作方法。想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践行。
“慕课”(MOOC),“M”:Massive(大规模) ;“O”代表Open(开放) ,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 “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
翻转课堂,这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微课,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在钟启泉教授“静悄悄的课堂革命”的讲座中,他提出了:我们到底能不能实现“翻转”?他的主张我也深有体会,主要是以下两点。
教改,首先得从个人的思想观念上改。人的认识只有到理性阶段才能产生思想和观念。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形成了许多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是一谈转变,就什么教育思想和观念都要转变。而是要大胆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从实际出发,批判的继承并探索适合当下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事实摆在眼前,传统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法已完全不再适合这群孩子了,我们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其次,要有方式方法,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不论实施怎样的教学方法,我们首先都应钻研教材,读透课本,融自己的思想于教材中,再通过课堂将自己的思想体会释放出来,传授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