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论思想品格教育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吴佳丽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7-12-13       发布人:吴佳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科技文化创新的重镇,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肩负起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政治担当。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和科技文化重镇,高校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肩负起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政治担当,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中立大德、树新风、育新人,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在新时代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遵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时,还提出了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的重要论断。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教育的历史地位、根本任务和使命担当,是办好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指南。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高校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有力传播者,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一方面要立时代之“大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高地,立德是最根本、最神圣的职责。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视野中,立时代之“大德”就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塑造灵魂;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挺起精神的脊梁;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做中国梦的坚定实践者,这些都是新时代高校在办学育人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努力的方向。

另一方面要树时代之“新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和使命。高校在新时代的首要政治责任,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校树时代新人,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立足中国,胸怀天下,发扬强烈的民族自强精神,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