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空间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空间
送东阳马生序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7-06-30       发布人:马思琪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 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文体特征。
3、 理清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
4、 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 通过反复朗读,增强文言文语感,进一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 通过复述及同学之间的互相点评,进一步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刻苦求学,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一年多的古文学习中,积累了一些文言文知识,本文除个别难懂的字句外,大部分都能理解,但对作者经历的生活,对其感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计教学过程,精心指导学习内容,力求做到凸显个性,兼顾全体。从学生的方面来看,首先是要学会自主学习。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资料准备,还是课上的思考、回答。这些都要求每个学生能独立完成大部分的学习任务。其次是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法。对于疑难问题或者是开放性问题,要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去解决。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1、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 理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复述法、讨论法、质疑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示范朗读带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导入:

(刻苦求学的成语故事大比拼)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活动2【讲授】之人品文

二、解题:(文前导语)

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三、作者简介:(课文P179)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
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浦江人(浙江义乌县一带),明初著名文学家。生活在元末明初,曾被召为翰林院编修,他借口父母亲年老,辞不就职,专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四川茂汶),中途病死夔州(四川奉节)。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卷。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这篇课文是他散文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宋濂和刘基、高启被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四、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分两大组竞读,并互相指出对方读书过程中的不足(字音、停顿、重音、语速、语气等)
2、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要求听读。(注意上述几个方面)
3、 齐读。
4、 自主与合作:解决字、词、句的意思.。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找出难译词语。

5、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以:以衾拥覆(用,介词)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连词)
俯身倾耳以请(而,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介词 / 拿,把,介词)
无从致书以观 (来,连词)
和:久而乃和 缓解、暖和
     言和而色夷 谦和
   冠:勇冠三军 天下第一
     既加冠 男子20岁成年
   请:战则请从 请让我
     俯身倾耳以请 请教
   再: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次
     日再食 两次
  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忧
     无冻馁之患 忧患
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的,助词)
走送之 (代词,指借的书)
盖 余之勤且艰若此(不译)
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其:门人弟子填其室 (代词,代乡之先达)
缊袍敝衣处其间 (代词,代太学生)
而:足肤皲裂而不知 (表转折)
久而乃和 (顺承连词)
生: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生: 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日再食 食:通“饲”,给饭吃
生: 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 热水  今: 菜汤
   走送之 走:古: 跑   今: 行走
   尝趋百里 趋:古:快步走 今: 趋势
或遇其叱咄 或:古:有时   今: 或者
   卒获有所闻 卒:古: 最终 今: 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古:借   今:假期

五、思考探究。
(一)文章结构:
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
无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借书,   抄书:每
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             求师:从乡之先达
为师严厉:未尝稍降辞色,叱咄—   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第二段:详写,突出艰苦
求学艰难——受人照顾
学习生活艰苦——乐以忘忧

第二段: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六、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讲述)


七、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等。

 

活动4【作业】背诵

十、背诵课文(课后练习3)

板书设计:
              24,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幼时----嗜学---家贫---------借书---手抄------------遍观群书
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求教---无硕师名人----趋百里叩问
       -------俯身倾耳、色恭礼至
从师时----求学-----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