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英语课堂教学法研究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7-06-29       发布人:吴晓敏

英语课堂教学法研究

    作者单位及姓名:银川市外国语实验中学 吴晓敏

摘要

多年来的传统教学固化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师包揽了本来可以由学生主持负责的课堂活动,教师依然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成为课堂的中心,结合新课程改革,我觉的应该让“互动”植于英语课堂之中。

 

问题提出

教师为了控制上课的节奏,强迫学生朝着既定的教学预案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听到教师连珠式的提问,学生机械性的回答。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输入,很少的波及情感与价值观,课堂教学活动可分为“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目录

TOC \o "1-3" \h \u 摘要................................................................................................................................. 1

问题提出.......................................................................................................................... 1

1研究方法........................................................................................................................ 3

  1.1把握教材特点,创设互动环节.................................................................................. 3

  1.2创设语言情景,实现互动提升.................................................................................. 3

  1.3扩学生参与,加强互动监督..................................................................................... 3

  1.4精心设计提问,提高互动局面.................................................................................. 4

2研究成果........................................................................................................................ 4

3分析与讨论.................................................................................................................... 4

4结论............................................................................................................................... 5

参考文献.......................................................................................................................... 5

 

 

1研究方法

  1.1把握教材特点,创设互动环节

本套教材语言材料力图渗透情感教育,所以话题广泛,如科学、航天、地理、医学、环保、音乐、美术及文化遗产等,对于学生来说,听接触的每一模块都是新鲜的或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21世纪青年一代有共同语言信息,有利于教师设计相应的互动任务展开教学活动,例如:教Module 5 Music阅读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课题试问学生,Have you ever of making a band?学生反应一般,也是便设问学生: ?此时全班学生兴趣激发起来,巴不得自己也能拥有一支乐队。

不经意问的一个教学问题,打开了学生心中的梦想之门,激发了学生对成功的向往,不仅延伸了兴趣,又提高了语言能力。

  1.2创设语言情景,实现互动提升

知识不仅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construction)的方式而获得的,例如,在教学Module 1.   的阅读课时,学生对曼德拉还是有所了解的,因此为了更好的突出这个成功人物,再现199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的现场氛围,借助感动中国的模式帮助学生感受获奖感言,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相互分别向自己的感受,进一步巩固有效表达感谢之类的用语,同时在交往中提升了认知水平。

  1.3扩大学生参与,加强互动监督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在开展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活动内容设计合理,活动目的定位准确的等,同时,要以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Module 2?      设计教学问题要求以一组进行讨论? 由于有了前面课文的铺垫,各小组组长很快将小组成员份工做了落实,?基于课文教学活动中动物图片和视觉的冲击,许多学生积极的提出自己的救助方式,有小组记录员进行整理,小组成员之间的轮流转换是充裕的,成员参与是积极的,语言输出是有效的。

  1.4精心设计提问,提高互动局面

设疑使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有效的提问,精心设计,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亮点和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为了有效的激活学生,引发学生共鸣,并且积极敞开思维,大胆想象,在教学虚拟语气if时,就汶川地震设计如下话题:

 

在教学课前经常会聊起地震灾区的一些情况,学生很想帮助汶川市长构思如何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如何帮助汶川人民走出困境等。另外,教师提问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的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研究成果

高中英语新课标强调,此次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可以说课堂互动模式,顺应了当前新课标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这种互动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从学生兴趣出发,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关注课堂“生成”,灵活巧妙地开展课堂教学互动活动,笔者相信,新课标引导下的课堂互动一定会植根于课堂、并且开花、结果,一定会绽放出生命的活动。

3分析与讨论

多年来,教师习惯于按照现有的教学预案进行教学,然而新课程、新教法、新信息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问题层出不穷,倘若教师还是照本宣科地按照自己教学计划进行,那么,课堂教学沉闷、封闭、机械、程序化也就在所难免。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和教材的实施者,在进行文本教学中,势必要与教学主体“学生”进行对话。因此,不可能不考虑课堂随时可能产生的问题,忽视了课堂中的互动。否则与学生的对话就是一句空话或是一种形式。激活兴趣、创设互动是一种情绪状态的体现,主要产生于刺激的新异和变化。正是这种刺激新异性和变化性,使得学生主体,能对话题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例如,在学习定语从句时,借助姚明和NBA的关系导入新课,学生浑然不知教师的真正用意是什么,与此同时,教师开始简单介绍姚明的情况,许多男生听说要讨论NBA时可带劲了,纷纷举手表示要发言,这种选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语法学习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才会愿意去接受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在互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信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了解学生心理需要和状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其次,教师要在学生困惑处互动,要不落声色的加以引导,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互动等实现教学目标,也只有在民主、和谐、轻松地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潜能,从而达到教学活动的目的。

4结论

通过互动课堂,发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吴国军,沈益文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济高级中学,314300,2009,5,11

“精心设计教学,构建互动课堂”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